何以笙箫默小说 > 回档之1995 > 第086章:第二件事

第086章:第二件事

    郑戍明被苏杭忽悠的一愣一愣,但到底很快清醒过来,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小厅官,跟随某人下海去打天下的意思。

    还再次笑骂了几句。

    然后,第一件事说完,就提起了第二件事:“‘风口’的文章之外,还有一个,苏杭,有人拜托我问一问,那个,你为什么要买那两只电视股,具体想法是什么?”

    刚刚脑子动的有点多,突然转到这里,苏杭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电视股?”

    郑戍明点头,更直白了一些:“你为什么会看好国内的电视产业,我是说,那两家电视厂商,你怎么会认为他们的股价会上涨?”

    郑戍明问的更具体了,苏杭也回过神,笑起来:“郑伯伯,是哪家让伱帮忙问的,第一,还是第二?”

    之前买入电视股的时候,各家相关行业股票都处在最低点,一方面是大环境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有电视行业本身的诸多问题。

    苏杭买入一大批股票,其中以两只电视股领衔,正常逻辑,显然就是非常看好。

    然而,即使是那些电视厂商,大概都不太明白,苏杭为什么会看好自己,进而大手笔买入自家的股票。

    因此才有了当下郑戍明的一问。

    因为某个少年作家买入了股票,并不代表行业的问题就已经解决,显而易见,对方让郑戍明出面,希望得到的,恰好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少年这么说,郑戍明尴尬笑了下,却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上面也一直关注着国内的电视产业,你之前既然买了电视股,应该也明白现在国内的电视行业现状……其实,没那么好。”

    苏杭微微点头。

    当然了解过。

    国内的电视产业……就说电视股,年初时之所以达到最低点,一方面是大环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行业本身遭遇了困难。

    就说出口。

    因为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去年不少国家都对中国电视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并且做出了限制。

    至于国内,因为厂商太多,再加上盲目扩产,积压的情况同样很严重。

    苏杭想到这里,又记起了一个问题,看向郑戍明道:“进口电视的关税……应该是要降了吧?”

    出于行业保护的原因,过往很多年,国内一直对进口电视品牌收取高额关税,苏杭记得之前看到的数据,根据尺寸不同大概是60%上下,这还是93年底经过调整的结果。93年以前,进口电视机关税税率高达100%。

    然而,高额的关税,并没有阻止海外电视品牌的流入,反而导致了走私猖獗。

    这一点,苏杭去年也有看到数据,还是一家公开的行业媒体所报道的数字。明面上,国内每年进口电视机数量是50万台左右,看似不多,但实际上,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国内的海外电视,可能是500万台级别。

    这些没有交税的海外电视机进入国内,价格也可以想见。因此反而对国产电视产生了更大的冲击。

    如此背景之下,降低关税,也就成了一个大概率的选择。

    郑戍明没想到眼前少年会这么敏锐,倒也没有否认,点头道:“具体不知道什么时候,但今年肯定会再做一次调整,另外,一些海外厂商,也都已经执行或者筹划直接在国内建厂,到时候,国产品牌的压力会更大。”

    苏杭听完,想了想道:“郑伯伯,你是想问我……对于当下局面,有没有什么具体办法?”

    “是啊,”郑戍明说着,还再次强调:“你要是不看好国产厂商,为什么还会买电视股?”

    苏杭想到本该发生但一直没有动静的电视行业价格大战,表面斟酌片刻,才说道:“郑伯伯,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问我,因为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你别卖关子,仔细说说。”

    “拼价格呗,”苏杭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面对海外品牌的入侵,国产厂商就只能通过价格优势,迅速占领更多市场。呵,说起来,我私下里还特意悄悄了解过,就说彩电,咱们的国产厂商,在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售价竟然也并不比松下、索尼那些大牌子低多少,说真的,这都有点耍流氓了。”

    郑戍明倒是不知道这个,却是下意识道:“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国内厂商……也不容易。”

    “应该是核心元器件上受到海外限制太多吧,这个,我既能理解,也不太理解,”苏杭道:“这么多年了,他们也该上进一些,而不是懒惰地直接从海外进口各种配件,组装一些,就到市场上捞钱。说到这里,郑伯伯,我之所以购买那两家电视股,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你想知道吗?”

    “什么?”

    “其实,并不是他们有多好,”苏杭道:“只不过,因为我预感到,接下来的市场竞争,首先就会淘汰国内那一大堆二三线的电视品牌,只有最头部的几个,凭借成本和渠道优势,再加一点‘大而不倒’,相对的,反而能脱颖而出。”

    郑戍明听少年轻描淡写地描绘出一副堪称惨烈的行业最终图景,即使不管着那一摊,还是有些心惊,甚至不愿相信地反问:“你确定?”

    “走着瞧就是了。”

    郑戍明表情闪了闪,很快接着道:“你这想法……嗯,抽时间……别,别抽时间,就这两天,你给我写一篇分析文章出来,我要带回京城。”

    “郑伯伯,我其实懂得不多,能瞎掰的就刚刚那几句。”

    “不许推脱,”郑戍明表情严肃道:“必须写,要不然我收拾你。”

    苏杭:“……”

    这就不讲理了啊。

    见少年无奈表情,郑戍明放缓一些,说道:“现在的大环境……你也知道,电视行业真要像你说的那样,又得有多少人没了饭碗,你小子,这是大事。”

    “郑伯伯,我知道这是大事,”苏杭道:“不过,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大势’,趋势的‘势’,实在要说的话,就只怪国内那些厂商以前太安逸了,如果他们能更用心一些,更精进一些,努力在技术和成本上下功夫,接下来的市场博弈中,肯定能活下来,而且会活得很好。现在,局面已经是这样了,他们就算是后悔了,想要做出改变,也太晚了。”

    郑戍明一时沉默,端起面前有些凉的茶水喝了一口,片刻后,再次道:“如果……如果不进行你刚刚说的,价格战,同时,关税也不降呢,我是说,小子,你有没有其他补救的办法?”

    “郑伯伯,你刚刚自己都说了,很多海外品牌已经直接开始在国内设厂了,不进行价格战,那么,市场只会被海外厂商逐渐占领。至于关税,也是一样。降了关税,考虑走私风险,很多人也就走正规渠道了,不仅国家能多一些税收,反而能把进口电视的价格拉高一些,”苏杭说着,面对郑戍明期待的表情,又努力想了想,说道:“其实吧,方法的话……也有一个,就是整合。把多家二三线的电视厂商整合成一家,人为打造成生存能力更强的行业巨头,同时采取手段进行降本增效,这样,大概能多活下来一些。嗯,这还是短期的。长期来说,针对各种核心元器件的自主研发,非常重要。比如说,我知道国产的显像管发展已经很是不错,但,电视机所需要的信号接收、高频调谐等零部件,普遍还是需要进口。”

    郑戍明听苏杭说完,却是再次沉默。

    苏杭端起甘欣留下的暖壶给两人续了些热水,才笑着道:“我说着容易,但,做起来,肯定很难,对不对?”

    其他不说,只是兼并整合这件事,就不是那么容易推动的。

    毕竟……

    谁兼并谁,兼并了谁做主,兼并之后的降本增效,等等等等,都涉及到太多太多的问题。

    说白了,就像河元纺织厂。

    还是要有人做出牺牲。

    问题是……

    谁来牺牲?

    你,我,还是他?

    如果是我的话……凭什么是我,这厂子就算毁了,你也别想是我。

    然后,大概就没什么然后了。

    郑戍明听着少年带有调侃的话语,苦笑了下,却是道:“你别管其他,就先把文章写出来。”

    知道拒绝不了,苏杭也就点头,却是道:“郑伯伯,总该给点好处吧?”

    “好处……”郑戍明没好气地抬头过来:“就不说上上次我帮你筹集资金了,就是上次,帮你换那500万美元外汇,你以为很容易?”

    苏杭也立刻不满了:“郑伯伯,做人要凭良心啊,上上次不说,上次……那些股票,我可是八折给了你们的,平白舍了几千万,只是换一点外汇而已,我还是吃大亏。”

    郑戍明也来了脾气:“那再往前,你非法集资那事儿……”

    苏杭连忙比划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别,再说我要请律师了。”

    唉。

    被人抓了把柄,真是难受。

    再往前,估计去年的期货相关也能划拉出来。

    还能怎么办?

    服软呗。

    “你还请天师呢,”郑戍明笑着抢白了一句,看看四周,很是雷厉风行说道:“这里不错,安静,你现在就开始写吧,写完了,我今晚就回京。”

    “这么急啊,”苏杭意外:“我还和陶伯伯、郑叔叔他们说了,午宴都安排好了。”

    虽然很不想见到这位,但苏杭也明白,多少人想要从京城拉一些关系都求而不得,更何况,郑戍明……不说明面上的官职,私下打听,也是很有背景的意一位。

    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拉一拉关系。

    苏杭对此兴趣其实不大,但,主要也是替身边的长辈们着想。

    “那我去赴宴,你再这里写,写不完不许出这个样子。”

    这……

    天理呢?

    法律呢?

    郑戍明不理会少年吃瘪的表情,还喊了某个姑娘进来,让她帮少年准备纸笔,亲自盯着某人书写,直到临近中午,果然一个人赶去赴宴。

    只是,倒也没有太绝情,说起会让替他开车的扈建龙送点好吃的过来。

    苏杭一边临时又把夏兰喊来,带着几位秘书跑去各处收集资料,一边斟酌落笔,直到这天傍晚时分,在一群都带着酒气跑来看热闹的大老爷们儿围观之下,终于完成了一篇三千多字的《中国电视行业前景分析》。

    对于这篇文章,苏杭自己是真觉得没什么特别,大致就是与郑戍明聊天时说的那些,再加一下临时产生的想法。不过,无论是郑戍明,还是陶丙立几个,当场看过之后,都是啧啧惊叹。

    苏杭想想也就明白,说到底,自己只是以十几二十年后回望当下的那种眼光进行一下‘复盘‘,但,对于此时的身边人,却是妥妥对未来的分析。

    而且,毕竟是根据结果推导原因,可谓条理清晰,有凭有据。

    因此,不仅是郑戍明非常满意,曹兴茂还当场要求复印了一份,说是要仔细研究研究,毕竟现在经营着兴业电器和江东电子,多多少少都与电视行业有说关联。看得出,郑戍明显然不太情愿,但想想这边一帮才是地头蛇,就算自己不同意现场复印,走之后,某个少年大概也不会对自己的长辈们隐瞒,只能答应。

    却也交待,为了避免对行业产生什么不确定印象,毕竟某人可是有不少‘前科’的,因此,私下里传阅一下没问题,但必须公开发表。

    郑戍明还特意点了下钟长林的名字。

    显然,记忆挺深刻。

    苏杭本来就没想过公开,当然也没有异议。

    最后,连夜赶往商都火车站之前,郑戍明还不忘交代,另外一枚关于‘风口’的文章,给苏杭一个星期时间,但必须要更用心一些。

    一个星期,一万字左右,再想想文章可能的读者,说真的,苏杭很有些压力,但,还是只能同意。

    拒绝不了啊。

    不过,还是讨价还价了一番,把时间拉长到两个星期。

    自己毕竟才是一个高二学生,还是要学业为重的。

    好吧。

    主要是,事情太多,最近还要同时开些《大风》的第二章,计划可是1万5000字左右,一个星期,再加1万字,苏杭可保证不了精益求精。

    郑戍明显然对某篇文章比今天这这份要重视许多,稍微想想也就同意下来。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00742/391587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