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大明总宪 > 第202章 涅槃

第202章 涅槃

    宁玦随手丢掉了手中的瓷片,陆炳一个箭步冲上前来便将朱载壡与宁玦隔绝开来。

    因为真要是出了大乱子,无论今日朱载壡是怎么说的并不重要,宁玦都必须死。

    许久之后,朱载壡这才开口。

    “出海找粮,可行否?”

    “殿下,且不说日本、朝鲜能不能挤出这么多粮,我大明最大的福船不过载重四千石,需要五千条大福船不载火器、甲兵方能将这两千万石粮运回大明啊……”

    “汪直能运多少来。”

    “汪直报的是二十万石,臣估计,不会超过二十五万石。”

    “邹望那边,说可以去湖广、蜀中去买粮,半年之内可筹措米粮一千四百万石。”

    “那等到湖广、蜀中的商人也动起来之后,那两省百姓又当如何?”

    “臣不知晓。”

    直到宁玦被陆炳带走之后,朱载壡这才坚定道:“麦公公,孤不走,公公可明白?”

    麦福跪在地上,低头不语。

    ——

    奉天门下,又一次的八佾舞于庭。

    这一次嘉靖没有现身,而是降旨内阁,严嵩、徐阶二人代天子择一计税。

    君臣三人都知道,眼下的大明,就是在过独木桥,稍有不慎,脚下便是万丈深渊。

    朝廷,只能求稳。

    内阁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成为一条将阁员绑在大明这条船上的绳子。

    这条老旧的大船,最终选择了迎着面前的冰山撞了过去。

    所有人只能祈祷水面下的冰少些,好让这条船稳些。

    稻浪微黄,乡间长者手持三眼火铳装填满了火药。

    “砰!”“砰!”“砰!”

    三声铳响响彻田野。

    “开镰!”

    一如往年的耕礼,一车车的稻米被送去脱粒。

    秋收如约而至。

    只不过方才进城的百姓却高兴不起来。

    种粮的田少了。

    吃粮的人没有变少。

    粮商们全都察觉到了这个商机,从秋收的那日开始,整个江南的粮价便开始上涨,而江南的粮价,最终又会影响到整个大明的粮价,只是其余行省没有江南这么多的佃农入城谋生,因此情况稍好些而已。

    农户不会把自家的口粮卖掉,高起的粮价反而降低了农户的负担。

    商人以及新法促成的“新贵”也有足够的银钱去买粮。

    只有刚刚入城的佃农成了这场变革的祭品。

    一夜之间,金陵的街头便多了不少居无定所的孩童。

    宅邸可以不赁,反正白天也要去做工,晚上可以去城隍庙可以挤一挤,粮不吃,是会饿死的。

    一个老人照料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孩童,就这么蹲在了城隍庙中。

    这样的事情,大明以前并不是没有过,但从未有一日如同今日这般多。

    多到那些平日里只知圣贤书的读书人再也不能装瞎。

    因为这些人就挤在他们的窗外。

    这是整个大明从未有过的景象。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走出了家门。

    “老无所依,幼无所养……国事不是在蒸蒸日上吗,金陵怎就变成了这样。”

    城中也有大户在布施。

    只是这些蹲在街头的老人跟孩子,就好似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一般。

    就是把那些大户家中的存粮搬空也不足十之一二。

    而这,只是一个金陵。

    江南八府,每城每府皆如是。

    自秋收开始之后,朱希忠、徐鹏举等人便日夜衣不解甲的守在宫门之外。

    南京各营军士们的神经亦是紧绷到了极致。

    所有人都知晓,朝中任何一次吵架都有可能引发一次巨大的骚乱。

    ——

    萃和堂内,脸上淤青已然散去的何心隐站在讲台之上。

    只不过讲课时的何心隐亦是心不在焉。

    秋收之后,不计其数的佃农想要来书院中“听课”,何心隐也只能将书院的大门关了起来。

    但即便是佃农不来了,每日来书院听课的书生却仍旧日益减少。

    直到这一日。

    一个操着淮西口音的书生径自起身,满脸迷茫的看向何心隐。

    “先生,城中百姓倒悬,圣人可有破局之法?”

    “致良知可救民耶?知行合一可救民耶?”

    向来喋喋不休的何心隐这一次没有再为学生解惑。

    连需要“知”什么都不知道,哪里来的“致良知”又怎么“知”行合一。

    “先生,华亭徐阁老的老家,远甚于金陵,可有破局之法?”

    “没有。”

    何心隐手中的戒尺倏然垂落。

    什么心学、什么理学。

    统统在饥饿面前黯然失色。

    因为他们解决不了百姓面临的问题。

    即便是在此等境况之下,依旧有人躲在小楼日夜苦读,但选择走出家门的书生却越来越多。

    他们好奇百姓现在正在经历什么。

    ——

    原本书生最多的江南贡院外,眼下也已然挤满了在城中做工佃农家中的老幼。

    八府赶往南京参加府试的生员们有不少都在考场外停了下来。

    这一路走下来,他们见到了他们毕生难忘的景象。

    “诸位兄台,我,我不考了,国事如此,即便是圣人在世,也不会坐视不管,我要去松江看看,我想知道朝廷的弊病究竟出在了哪里。”

    “兄台……我们同去吧。”

    “……”

    迈出这一步是亟需魄力的。

    每一个能走到考场外的书生,都意味着他们已经受了家中太多供养。

    先贤的光芒因此耀眼。

    这些少不更事的书生们心中有一个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而农先蒙难。

    今日却是城外的农户还在风轻云淡,一进城却仿佛变了世间。

    越来越多的书生在考场外放弃了科考,扔掉了那一堆“故纸”朝着江南走去。

    即便他们只占天下读书人中的一小部分。

    但随着这场源于江南的变法愈发深入,这个队伍注定越来越庞大。

    这一次不是因为什么鸡鸣大会,出行的也不是什么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儒。

    这是古书之上未曾记载过的事情。

    他们既像拦住公车的书生,也像毅然东去的十二月党人。

    更像两千年前的春秋之时的诸子。

    不计其数的“士”带着心中的疑惑,开始了自己的周游列国之旅,只为去探寻那个答案。

    四书五经再次被人丢弃街头。

    若在早些时候,丢书之人定然会被人迎头盖脸的一通臭骂,甚至被开革功名。

    只是现在,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一幕。

    即便是仍在苦读备考的书生也都知晓。

    圣教,最起码是程朱陆王这些宋学大儒,已经不似当年那般神圣了。

    直到第一家书院摘下了门口的牌匾,换上了“不入故纸”四字的牌匾。

    有人怒斥“宋儒之害,甚于秦火。”继而转身投诸于汉唐之学,第一个与宋学针锋相对的“汉学”诞生了。

    杨慎先前校准的“汉学”典籍逐渐流传开来,考据之风渐起,跟“乾嘉学派”的最大区别是大明的汉学,注定昙花一现。

    因为更多的人仅看一眼就知晓。

    哪怕是两汉之时,也没有遇到过今日大明的这些问题。

    更多的书生则是学着当年的朱熹,借着孔孟的名头开始了自己的注解。

    经世实学,诞生了。

    可以预见,实学将会成为儒学的主流,但大明再也不会只有儒学了,因为大明的商人,正在变得愈发贪婪,尤其是在尝到了飞梭、水转纺车的甜头之后。

    这一次,大明的书生们,不会再止步于此了。

    金陵街头衣食无着的百姓依旧繁多,每天甚至每个时辰都有被五城兵马司发现的尸体。

    甚至五城兵马司需要单独抽调人马出城去掩埋饿毙的尸骸。

    只是守备厅最为警惕的“大事”却迟迟没有发生。

    ——

    清宁宫内,麦福、陆炳两人听着缇卫的奏报,两人脸上写满了愕然。

    朝廷虽然在赈灾。

    但他们比谁都清楚,那点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们的认知解释不了这样的事情,他们都曾经监军戡过民乱,按照他们的经验,已然到了这个份上了,民变早就应当生出来了。

    只是愈是如此,他们心中的恐惧便愈甚。

    他们不相信没有人要殊死一搏,那只有“藏得深”才能解释这件事了。

    “没有反迹……城内城外,都没有。”

    “扬州编练的新军还是应当快些。”

    “……”

    麦福、陆炳两人不断的派人出去打探,甚至被扔进大牢的宁玦以及在家讲学的杨慎都被重新提了出来议事。

    直到杨慎看不下去后才开口道:“陆都督、麦公公,不必劳神去查了。”

    “农户民乱,乃是活不下去了。”

    “城中百姓虽饿,但他们远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刘家港日夜都在募工,各地的织场……百姓虽为倒悬,但终有一线生计,没有到绝路上,不会造反。”

    就如同圈地运动时的流浪佃农一般,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大明,李自成早就呼啸而起了,因为小农只有土地。

    失地佃农们并没有认为自己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起码有力气造反的青壮们如是。

    哪怕是父母、儿女只能籍身于城隍庙中,但青壮仍有活计,还能买到些粮,力气还有地方使,而城中饿毙的,也多是老弱饥民。

    清宁宫内一片死寂。

    宁玦也怔在原地,久久未曾回过神来。

    杨慎这才回过神来,朝着宁玦一稽首道:“嘉靖新法不亚于再造社稷,东宫诸位,了不起。”

    “是百姓了不起。”

    “从来都是百姓了不起。”

    这是宁玦最希望能有一个无所不能神来解民倒悬的一次。

    只可惜神没有来。

    天下本就没有神。

    再或者,百姓就是那个神。

    江南的乱象催生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结果。

    一个操着西北口音的盐商出现在了江南。

    那个盐商带来了一条漕船,这条载重只有四百石的漕船带来了一种江南百姓从未见过的植物,眼下粮价高起,而这玩意产量高,能做口粮,一双无形的手,配合着各府的衙门,正在将这种名叫西天麦的作物在江南推开。

    番麦,又名西天麦,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平凉府志·方物篇》

    大明,正在涅槃。

    (本章完)

    

    http://www.yetianlian.net/yt101483/381725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