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不谓仙尘客 > 仙缘合 第三十四章 亭前老树又重新(三)

仙缘合 第三十四章 亭前老树又重新(三)

    有一天,平秋与净秋比试御剑之术,而平秋也首次战胜了净秋。平秋欢腾鼓舞,欣欣然高呼:“净秋师兄,我终是无愧于你!”

    净秋虽失利,但并未灰心丧气,反倒对平秋的飞速进步感到喜出望外。

    平秋颔首微笑,内心满怀憧憬,同时,他又觉得自己进步这么快全靠师兄帮衬。

    “净秋师兄,你呢?”

    净秋的唇畔勾勒出一丝坚定的笑意,挥舞着手中亲自绘制的咒符,斗志昂扬地答言:“我自有机变!”

    净秋开怀笑颜,挥洒着手中的咒符,自信满满。

    平秋向净秋伸出手去。

    后来,平秋勤修苦练剑术,剑术上已然卓尔不群,数年后的济山会,他再度巧遇当初将其战败的那位劲敌。

    那一日,锣鼓喧天,擂台之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那时的平秋神态坚定,气定神闲。

    漫天的哗然,所有人都震惊于平秋的实力,吃惊于他平日里竟丝毫不显山露水,藏得这么深。

    再后来,净秋师兄与骓庄真人同时离宗,一别十余年,他本以为再也无缘相见这位令他敬慕的师兄了。

    平秋忍不住泪湿衣袖。

    老道士看见昔日的师弟此刻声泪俱下,不禁思绪万千,说道:“平秋,别来无恙啊。”

    平秋点了点头,师兄还是那位师兄,对他的语气都不曾改变,只是归来时已是满发白鬓。

    老道士仍在与旧时相识交谈,张玄甫却又瞥见老道士身后跟随着一名女子,便询问道:“净秋师叔,此为何人?”

    老道士微笑应声:“独处异乡十六载,自然生发出几分寂寥之情,于是便收养了这个女儿。”

    此乃杨晴所知之事,老道士与之并无血脉相连,依其言,乃当年在禅心寺一位大德大师手中领养而来。她亦曾问询那位大师的法号,或以此线索探寻其生父踪迹,然每当此时,老道士便开始插科打诨,实不愿透露真相。后来杨晴闹别扭威胁老道士若再不告知便不再理会,甚至不给其进食,逼于无奈,老道士终于吐露那位大师已是圆寂,实在不便叨扰。实在不宜打扰。

    那当时的少女并未绝望,决意深入禅心寺查证究竟。她亲眼目睹了那空荡荡的灵牌,心中苦楚万分。既已世间再无人知晓其身世,她便决意追随老道士四处游历,真诚地将其视为父亲。

    “原来如此。”张玄甫听罢微微颔首,继而再度问道:“那么此次师叔回归,预计何地安身?”

    十六年前,大阵正是设于老道士所在的空蝉山上。然而在失败之后,老道士选择离开门派,如今空蝉山的正殿及侧殿已颓败不堪,弟子们亦纷纷离去。满山野草丛生,恍若废墟,显然并非宜居之地。

    “倒不如暂居落霞山吧。恰巧我有意与净秋师兄畅谈旧情。”平秋立刻挺身而出,热情邀请老道士等人前去落霞山居住。

    然而,老道士却直截了当地回绝道:“还是罢了。我天生怀旧,虽然空蝉山的香火已灭,但毕竟我也算是空蝉山的主人。多年未见,此次归来理当先探访故土,纵使那里荒凉破败,我们也可重新整顿一番。再者,我在外漂泊多年,空蝉山又葬送我手,还需带她拜谒祖师,向他老人家跪拜致歉才是。”

    正当平秋正欲启齿之际,老道长轻轻举起手掌,示意他无需再说下去,他面色平和地笑着说:“此次重返山门,实为调理伤势,你那位于落霞山中的道场门下后辈众多,弟子们日夜嬉戏,实在颇为喧闹。”

    平秋闻此言后,便不再多言,他深知这位净秋师兄的固执己见。

    此刻,张玄甫察看道长的态度坚决,于是他心领神会地颔首答道:“既然师叔已有定论,晚辈自当遵从。

    随后,张玄甫再度抬眼,凝视着静静坐在角落里,保持沉默的余年。这个面容亲切而熟悉的年轻人,让他仿佛看到了记忆深处的那位师兄少年时期的影子。

    张玄甫内心叹惋,对余年的身份也有了自己的判断,或许他确实是那位师兄的后人。

    天青山顶耸立直插云端,风卷云涌,时有严寒的呼啸在大厅外穿梭飞舞,突如其来的风云变幻映照着在场众人的心绪,充满了变数与不确定性。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将目光汇聚在余年身上,那份相似的面目让众人为之惊愕,不由得心生感慨。

    岁月流转,当年的祸端留下了无法修复的伤痕,四方山的实力大为衰落,在外界人的眼中,其地位已经在沧山剑宗之下。为此,每一届的济山大会上,沧山剑宗的弟子便会毫不留情地嘲讽、侮辱乃至挑战四方山的弟子,刀光剑影,令四方山遭受重创,声名狼藉。尽管目前仍为三门之一,但已无法再现往昔的辉煌。

    这也是四方山众人心中难以启齿的遗憾!

    尤其是张玄甫上任四方山掌教之后,不仅需处理四方山上的繁杂事务,更洞悉了许多原本掌门并未跟他提起的秘密。

    事实上,四方山远没有看起来的光彩夺目,从骓庄真人和照曦剑一同离去那天开始,空蝉山的净秋师叔紧随其后,四方山昔日的雄厚实力顿时大幅度缩水。更糟糕的是,沧山剑宗此刻正如饿狼一般对其蠢蠢欲动,沉重的压力犹如泰山压顶般压迫着四方山,唯独依靠张玄甫这孤身一人在苦苦支撑。然现如今他已时日无多,而四方山正急需一股新鲜血液的注入,方能力挽狂澜,保住宗门的安宁。

    如今,净秋师叔的归来无疑给四方山带来了希望。尽管不知道他如今实力如何,但想来也因当年之事受到影响,若是有灵药辅佐,恢复也不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净秋师叔在符箓领域中的造诣堪称精妙绝伦,名扬四海,有他坐镇,即便面对重重威胁,四方山亦可抵御一二。

    十六年前的上任掌门试图借助照曦剑的剑气运势,但未能如意反而遭受天道的反扑,宗门自然难以免遭牵连,而照曦剑也被骓庄真人带走。饶是张玄甫再是费尽心思,对此亦无可奈何。

    如今,那像照曦剑的古剑就在眼前,张玄甫的内心激荡不已,若是真的是照曦剑或许能再借其中的气运。

    内心的思绪如潮水汹涌,张玄甫望向余年的眼神中充满炽热,仿佛找到了寻找多年的宝藏,既兴奋又迫切地想要将其掌握在手中。

    “想必你便是余年吧?”身穿玄色道袍的张玄甫,首先以洪亮宛若大吕般的声音开头,语调庄重而深沉,仅仅是听到他轻轻启齿,却仿佛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震撼人心。

    余年心中一紧,心想果然如同赵先生所讲,四方山掌教的修为必定已是高深莫测,于是低下头,恭谨地回答:“仙人在上,晚辈正是余年。”在这个关键时刻,余年丝毫不敢显露半分懈怠之意,虽然之前陆英朝曾经向他邀请上山炼心悟道以求长生,显然这也是受到了指派,然而面对眼前这位四方山掌教,余年依然需谨慎行事,以免触怒了他,以至于失去了踏入仙门的宝贵机会,岂不可惜?这个历经千辛万苦而来的良机,断然不能白白浪费啊。

    张玄甫凝眸审视了一会儿余年,只见这个年轻人生得眉清目秀,目光中洋溢着正直坦荡的气息,不禁让他回忆起了那位骓庄师兄,浑身散发出独特的英雄豪杰气质。

    “宋府曾在信中提及阁下曾运用灵剑驱赶过镜妖,莫非就是小友手中的那把古朴长剑吗?”张玄甫一边询问,一边指向余年背上的长剑,众人的视线也随着张玄甫的手指转动,看到那把长剑后,个个脸上都浮现出兴奋激动的表情。

    对众人这般如潮水般的反应,余年不禁深深吃了一惊。这柄长剑虽然是父亲生前留给自己的,然而却并未说明它的来源和来历,以及背后的故事。这使得余年来回思忖,对其的认识如同一团迷雾,看不清真相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余年缓缓地将长剑从身后取下,一边仔细揣摩着剑柄的纹路,一边在脑海里重现每一次拔出此剑时的画面。他暗自揣测,此剑恐怕并非凡品,或许底蕴不凡,却依然不知其来龙去脉。他那已逝的父亲并未给他留下任何启示或线索,因此对于这段已被遗忘的历史,只能依靠自身去甄别解答。

    但见这些上座仙人反应,他们或许有所知?或许能从他们口中寻得一二。

    余年心中已有计较,只待时机成熟。观周围人群的反应,余年推测他们必定明白其中的隐情。于是,余年耐心等待一个适宜的时机,试图从他们口中探求蛛丝马迹。

    站在身旁的陆英朝望了望余年手中的长剑,他曾亲眼目睹余年发挥此剑之力,那少年仅凭凡人之身竟能击退镜妖。由此可见这把剑的威力必然不同寻常。尽管陆英朝一直认为这柄剑非同小可,但却并未联想到那柄承载气运的神器,因为照曦剑已经失踪多年,很难想像随便遇到的一把剑就能确信。

    再者,此剑是余年的父亲所馈,应无特殊威力,或许只是一把富有灵性的灵剑罢了,与相传的照曦剑相较仍有差距。

    唯独令陆英朝困惑的是,为何张师兄与其他宗门长老对此表现得格外激动?

    陆英朝满腹疑惑,决定保持沉默,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事态发展的动向。

    此时的余年还在幻想自己修仙之后的种种风光表现,这时张玄甫的声音传来:“净秋师叔,天色不早了,不如您今晚就在此休息,我让门下弟子为你们安排客房,明日再派人随你们打扫空蝉山,如何?”

    那位老道士轻轻地叹了口气,带着少女之后便离去了大殿。

    http://www.yetianlian.net/yt101507/40174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