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 正文 第四十五章 东吴的谋略

正文 第四十五章 东吴的谋略

    长江自冲出三峡之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呼啸一泻千里,汹涌澎拜地流入江淮平原,然后在这里转个了近乎直角的大弯,浩浩荡荡地扑进了大海的环抱。东吴的国都建业,就坐落在这长江的转弯之处。

    建业(今南京)古称金陵、秣陵,北有坦荡辽阔的江淮大平原,东有富庶秀丽的长江三角洲,南有烟波浩淼的太湖,西有冈峦起伏的山岭。它外有滔滔的江流环绕,内有错落的山丘环抱,秦淮河像一条玉带横穿城中,玄武湖像一块明镜摆放正在城边。城内山地、丘陵、平原、河渠和湖沼星罗棋布,纵横交错,雄伟多姿,昔日诸葛亮赤壁之战出使东吴时,也不由地惊叹:“龙蟠虎踞,真是帝王之宅!”

    建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这座重镇的主人便是东吴大皇帝孙权。

    孙权继承父兄之基业,励精图治,独霸江东。尤其是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孙权的地盘大为扩展,根基更加稳固。为了争夺天下,孙权审时度势,将国家治所(都城)迁到秣陵,在石头山上修筑了“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以示其建功立业、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后,孙权为了和刘备争夺荆州,曾一度把都城西迁至武昌,抵近前线督战。后吕蒙白衣渡江大败关羽、陆逊火烧连营击溃刘备,荆州的形势得以稳定,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建立大吴,并把国都再次迁回建业。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形成,吴国占有三峡以东、长江以南的广东地区,根基牢固,孙权便开始兴修都城。新筑的建业城周长二十余里,左有钟山之险,右有石城之固,雄壮一时,成为了可与魏国洛阳、蜀汉成都相比的天下大都会。

    说起孙权,论用兵,不如曹操,论仁德,不如刘备,但是要说屈身忍辱,审机察变,孙权有过之而无不及。先结刘备以抗曹操,后悖义负汉,忍勾践之辱,屈身事曹,称臣于魏,后又再结援于汉,左右摇摆,唯利是图。

    孙权有勾践之志,也有英杰之气。人言有雄才,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授周瑜于危难,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伍,任陆逊于无名。当此之时,孙权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武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十二虎臣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等,文有江东之望张昭、诸葛瑾、顾雍、步骘、潘俊、吕范等重臣。于是破操赤壁,禽羽荆州,败备夷陵,此三者都当世雄杰,皆摧其锋,遂成鼎立之势,就帝王霸业。

    孙权性格多猜忌,果于杀戮,又勇而好斗,曹操既死,丕、叡继世,孙权以为中原有可图之机,便屡屡北伐。但是权之名将已死丧且尽,东吴又多水军,不擅陆战。所以前后数次攻魏,都无功而返。此次魏蜀洛阳大战,双方都遣使通好孙吴,邀其夹击。两国使者到来后,孙权便紧急召集文武商议此事。

    东吴都城建业太初宫中

    孙权抖了抖手中两封使者书信,巡视着台下众人,问道:“如今魏蜀两国都来求援,前线诸众将纷纷上书请战,众卿以为如何?”

    台下一时议论纷纷,此时东吴朝廷,虽然失去周瑜、鲁肃、程普、韩当、甘宁等文武重臣,但仍有一批贤臣良将。

    文臣之首为江东之望、辅吴将军张昭、另有丞相顾雍、大将军诸葛瑾、骠骑将军步骘、太常潘俊、卫尉严畯、侍中阚泽、太子太傅吾粲、尚书仆射薛综等。

    武将之首当属上大将军、昭侯陆逊,另有车骑将军朱然、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左将军朱据、镇北将军孙韶、安南将军吕岱、平东将军凌统、平南将军丁奉、奋威将军张承、抚越将军诸葛恪等。

    丞相顾雍率先说道:“臣闻兵法戒于小利,诸将求战,都是想邀功名而为其身,不是为国家着想,陛下不应该听从。”

    孙权听后沉默不语,过了一会转头望向张昭,问道:“张公有何见教?”

    张昭一脸严肃地说:“臣以为,蜀国与我国签有盟约,对其所请不便加以拒绝,以免失信于天下;但是魏国此次倾国之兵,强大难惹,我们不可得罪,免得引火烧身,魏国秋后算账。以臣之见,陛下可召见两国来使,假意都答允所请,推托说调动兵马需要时间,让其先回国复命,但实际上我们都不出兵,静观其变便好。”

    孙权听了微微点头,抬头看见诸葛瑾默不作声,笑着问道:“子瑜怎么不说话?”

    诸葛瑾作揖一拜,说道:“臣惶恐,蒙陛下生身养命之福,眼见蜀国节节胜利,臣却不能为陛下开疆扩土,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陛下英明神武,自有圣断,臣唯陛下马首是瞻。”

    孙权微笑着正欲说话,忽听宦官进殿通报:“启奏陛下,卫将军全琮,前将军朱桓,左将军朱据求见。”

    “快请!”孙权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急切地说道。

    为首的卫将军全琮开门见山地说:“臣等方才得知,魏国发动五路大军,号称百万,围攻洛阳。

    第一路,司马懿之弟司马孚、司马望父子由邺城起兵,攻打洛阳北面孟津关渡口;

    第二路,魏将吕虔、刘邵由宛城起兵,攻打洛阳南面伊阙关;

    第三路,魏帝曹睿亲率大军,拜满宠为大都督;田豫、朱灵为前军左右都督;孙礼为中军都督;曹爽、曹肇、夏侯霸、夏侯威、夏侯和、夏侯惠等曹魏亲贵统领虎贲士护卫中军曹睿;陈群之子陈泰、陈矫之子陈骞为后军左右都督,另有刘晔为军师都督,董昭为副军师都督,贾逵之子贾充、程昱之子程武为参军。此路征河北、许昌、陈留各地步骑,欲直取洛阳东面屏障虎牢关。

    第四路,由魏将秦朗、夏侯献、杨阜自晋阳起兵,直扑蒲津渡口,威胁长安关中。

    第五路,上庸太守申仪,自上庸起兵西攻汉中,欲截断蜀军退回蜀中之路。

    此次魏国声势浩大,魏帝亲征,出倾国之兵,又有智勇上将统帅,蜀国怕是难以抵挡了。”

    孙权闻言大惊,低头沉思。好方略啊,洛阳关隘众多,而满宠、田豫、朱灵等都是魏之名将,又有刘晔、董昭等智谋之士作参谋。如此多路攻打,诸葛亮兵力分散必难以坚守,如果瞻前顾后、顾此失彼,怕是要被各个击破。看来魏军此战势在必得啊。

    正在大家都在惊叹魏军如此势大时,前将军朱桓上前说道:“更可怕的是,臣刚刚得知,曹睿大军已经迅速攻占洛阳屏障虎牢关,蜀国大将魏延败逃、关兴战死。魏军已逼近洛阳,诸葛亮此时兵力尚未集结,洛阳怕是已经乱成一团了。”

    “啊!”孙权禁不住叫了一声,诧异地说:“魏军这么神速?蜀国前番连连胜利,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这样看来,诸葛亮危险了,蜀国大军可能要全军覆没啊!”

    “蜀国大军先前屡战屡胜,兵锋正盛,魏国避其锋芒,接连后撤。时间一久,蜀军征战数月,兵力分散,粮草不足,此时已是强弩之末,魏军抓住时机,乘势反攻,所以蜀军一击即溃。”左将军朱据分析道:“此时蜀国大军灭亡已在旦夕之见,我们即使想去救援怕也是来不及。因此,陛下应该早作部署!”

    “作何部署?”孙权疑惑地问。

    朱据和朱桓、全琮交换了一下眼神,全琮出列说道:“陛下,我军可以援助蜀国之名,增兵蜀吴边境西陵。如果蜀军败退,能守住汉中,我们则出兵汉中与蜀军同击魏军。如果蜀军守不住汉中,魏军乘势入蜀,我军则派兵溯江而上,抢占蜀国巴东地区,堵住三峡之西口,将长江拦腰截断。只要我军能占据巴东地区,魏军即使灭蜀之后,也无法顺江而下,长江天险仍可为我所有,我国仍可凭此天险,与魏国对峙。我军站稳之后,还能见机与魏军争夺蜀地。这是千载良机,请陛下不要迟疑!”

    “这......”孙权一时心里犯难,别看东吴和蜀汉已有盟约,其实孙权内心时刻都想吞并蜀汉,与魏国形成南北对抗,只是时机未到。如今时机看似不错,可是难免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嫌,传扬出去,怕是要落下背信弃义、被天下人耻笑的骂名。

    “全将军此言差矣!”张昭面色严峻,义正言辞地反驳道:“圣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我国既然与蜀国签约了正式盟约,此事天下人皆知,又怎能背信弃义,趁火打劫,攻占盟国之地。我们绝不能出兵蜀国,失信于天下,被世人耻笑,使陛下蒙羞啊!”

    “张公此言真是迂腐书生之见。”朱桓闻言冷笑道,“乱世之中,只讲仁义如何生存?自古以来,凡结盟者,都是为了自身安全和利益。当初陛下与蜀主刘备结盟,是为了抵御曹操,保卫江东。可是当关羽雄踞荆州、威胁江东时,此盟约便不再有效,我们便出兵夺下荆州。后来陛下摒弃前嫌,再次和蜀国结盟,还是为了两国联合,与魏国抗衡。可见陛下何其英明!此间厉害,都是以国家为重,当结盟时则结盟,该毁约时就毁约,只有如此,才能安邦定国,使我大吴一直抢占先机,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如今,蜀军朝不保夕,魏军随时可能击败蜀军,趁势入蜀,顺流而下威胁我国。陛下怎可被已变得毫无用处的盟约束缚住手脚,置国家安全利益于不顾!陛下三思!”

    张昭又气又急,脸色变得煞白,一时也说不出来话。

    孙权其实对张昭和全琮、朱桓等人提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策都不满意,认为一个过软,一个过硬,都不便实施。但是为了不影响君臣关系,孙权也不好直接予以否定。于是孙权连忙安抚,刚好又看见太子孙登,可能是想要试试太子的能力,便问道:“太子怎么看呢?”

    孙登彬彬有礼地作了一揖,答道:“儿臣以为,众位大臣都是为了国家考虑,都无过错。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慎重决定。”孙登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上大将军陆逊,深谋远虑,又长期驻扎在临近魏蜀前线,两国形势,想必知之不少,可请其前来商议对策。”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理。

    “是啊,上大将军智谋超群,荆州破关羽,夷陵破刘备,石亭破曹休,威震八方啊,他必定有所高见!”

    “是是是,太子高瞻远瞩,上大将军驻扎西陵,对魏蜀两国之事朝事夕闻,必定比我们更有对策!”

    “对啊,上大将军怎么还没来.......不是说几天前陛下就下旨征召了么?”

    孙权心中突然咯噔了一下,很不舒服,陆逊什么时候有了这么高的威望了,连太子也......?自己执掌东吴已经三十多年了,一直受到那些武将大都督的制约。眼前这国家大事,没有陆逊还做不了主了?自己还算是吴国之君吗?

    http://www.yetianlian.net/yt14672/79633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