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重修群芳谱 > 正文 第七十四回 父母离婚 等待地震

正文 第七十四回 父母离婚 等待地震

    第七十四回   父母离婚   等待地震

    公元一九八四年五月中旬,上海,三林塘。

    八十年代的上海,五月的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度左右,感觉很是舒爽。

    中午时分,一身夏装的林和与孙晓玲出现在上海三林塘。虽然太阳高照,孙晓玲还是觉得有些凉意。

    孙晓玲抱着双臂,道:“都六月底了,上海怎么温度那么低。”

    林和一手搂着孙晓玲道:“不好意思,我使用了时空穿梭。”

    “什么意思?”孙晓玲停下脚步,望着林和道:“这里不就是三林塘吗,沿这条路左转就是我家......不对啊,这边几间房子前几年就拆了,怎么还在呢?”

    周围的景物似曾相识,又有几处不同。孙晓玲四下打量,表情有些迷惑。

    林和道:“这里是三林塘没错,不过,这是一九八四年的三林塘,而且时间是五月十六号星期三。”他说完后,看着孙晓玲的反应。

    孙晓玲一愣,随即恍然道:“你是说穿越到了,十年前的三林塘?”见林和点头,她居然不怒反喜:“这么说,我们现在不属于这里的时空?这太有趣了,那是不是我可以看见我小时候的样子?”

    林和笑道:“当然,你想不想去看看?”

    “好啊。”孙晓玲连连点头,道:“你等等,我算一下,唔,六岁多点,哎呀,现在的我七岁还没到啊?”

    有了上次穿梭去新会的经验,林和立即想到,这次穿着不能太另类。他搂住孙晓玲道:“你冷不冷?我们还是先去买衣服吧,这身打扮会引起别人注意的。”

    见林和主动搂着自己,孙晓玲很感幸福,她装作冷的样子,朝林和怀里靠紧道:“嗯,听你的。”

    俩人穿着买来的外套,虽然有点土气,但是走在路上,和周围的人已是没有区别。

    走不多远,孙晓玲就指着前面一个院子,对林和道:“到了,我们可不可以进去?”

    林和提醒道:“记住,就当自己是外人,随便看看就行了。千万不要暴露我们的身份和来历,更不能干扰以前的你们,一旦有什么偏差,我们就会陷落在这个时空,再也回不去。”

    如果陷落在以前的时空,那就麻烦了,这点孙晓玲还是明白的。她立即点头道:“放心吧,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不会乱来的。”

    院子里,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独自站着,眼巴巴地望着房子,表情很难受的模样,没见孙晓玲的母亲林亚芬。

    孙晓玲看了一眼林和,一人走紧院子。她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对着儿时的自己道:“小妹妹,家里没人啊,你妈妈呢?”

    小女孩看了看孙晓玲,然后朝房间指了指:“妈妈在里面跟爸爸吵架,姐姐,你去劝劝他们好吗?”

    房间里面果然传来吵架声,孙晓玲不由地想起父母离婚的事,心情顿时复杂起来。此时如果自己进去劝解,一旦父母重归于好,那就是干扰了以前的时空。可是听着房间里的父母恶言相向,自己却无法劝说,心里异常难受。

    林和感觉到孙晓玲的心理变化,立刻进来院子,拉着她就走。

    来到外面,林和搂着孙晓玲的腰,边走边道:“好了,不要难过,这是已经发生的事。”

    孙晓玲忍不住流下眼泪,点头道:“我知道,这无法干涉,可我心里真的很难受。”

    林和抹了下孙晓玲的泪水,道:“玲玲,忘了这事吧。哎,我知道这里属于郊县,上次来上海,没有去市中心看看。这样,你陪我去市区玩玩。”

    徐汇区位于上海的西南部,区内有个光启公园,那里原本是明朝末年上海儒士徐光启之墓,后扩建成公园。

    徐光启祖籍苏州,生于上海太卿坊。此人虽出于农家,却学贯中西,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水利、农学乃至军事,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中年时受洗天主教成为基督徒,逝后葬于徐家汇天主教堂之南。

    此公一生辉煌,建树颇丰。数学里有一门分科叫“几何学”,这“几何”二字就是此公从拉丁文翻译而来。《几何原本》最早的汉语版,就是由他和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的。

    此时光启墓无人拜谒,一片安静。在墓地之旁的树荫下,林和与孙晓玲显出身形,四周无人,俩人神色自若地沿小道出来。

    望着眼前树木花草,孙晓玲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像是公园?”

    林和随口道:“这里是徐光启的墓地,现在叫光启公园。”

    “啊?墓地,埋死人的啊。”孙晓玲一把抱住林和的手臂,显得有些惊慌:“你怎么来这里?”

    林和拍拍她的手:“不用怕,我们走去好了。”

    在调查局一处的祁连山基地,林和私下问过王博士,得知万千红是住在徐汇区的南丹路那里。因而林和选择光启公园作为传送地,从公园出去就是南丹路,离万千红的家应该不远。

    孙晓玲哪里知道林和的打算,只是随着林和脚步,能跟他一起穿梭游历,这足以满足她的心理之需。

    俩人出来光启公园,前面就是南丹路。孙晓玲疑道:“这里是徐汇区,不算市中心啊。”

    林和不以为然道:“传送没那么准的,随便走走看看吧。”

    孙晓玲甜甜道:“那就听你的吧,走。”

    沿着南丹路一直往西,两边的房子都很陈旧,不见有什么店铺,路人也稀少。林和边走边留意周边的情况,孙晓玲却是东张西望,一会问这一会问那。

    前面有个弄口,有车辆驶出,俩人停下脚步,等车通过。突然南丹路右侧的弄堂里传来尖叫声,俩人立即扭头望去。

    只见有只半大的黄狗正追着一个女孩,那女孩约有八、九岁的样子,扎着两根小辫子。女孩惊慌地朝林和这边奔来,一个趔趄,眼看就要摔倒。林和飞快伸手,一把将女孩揽在怀里,后面那只黄狗也飞奔而来,冲着女孩与林和狂吠不止。

    林和用手一指黄狗,口道:“停,不许叫。”

    那黄狗果然停住不再狂吠,只是四下游走,龇牙咧嘴地盯着女孩,一副不甘心的样子。

    孙晓玲也有些怕狗,躲在林和的身后。林和不敢放开女孩,对着黄狗狮吼了一声:“嗷。”黄狗四肢一软,应声倒在地上。

    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小跑过来,一看黄狗倒地,立即冲着林和叫道:“喂,你做啥打我的狗啊?”她这一叫,引来了路人的围观。

    林和定睛一看,这女人脸上浓妆艳抹,身上却穿着睡衣睡裤。当即不屑道:“这是你的狗?知不知道,它刚才追咬这个小姑娘。”

    少妇强横道:“我没有看见狗咬人,我只看见你打狗。”

    一看这女人蛮不讲理,林和不去理她,冲着黄狗道:“起来,不要装死。”

    说也奇怪,那只黄狗听话似的站起了身,围着少妇转了一下,吐着长舌,朝少妇的下档猛嗅欲舔。围观的人“哄”的一声,全笑了起来。少妇一阵尴尬,急忙连连叱责,一路追着黄狗而去。

    林和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男不养猫,女不养狗。好女人是不会养狗的。”

    女孩见危险解除,放下心来,却没有离开林和胸怀的意思,只是抬头问道:“大哥哥,什么是男不养猫女不养狗?”

    林和摸摸她的头:“这是古话,意思是说,家里有男人呢最好不要养猫,如果是好女人呢就不要养狗。好了,回去吧,自己当心点。”

    女孩还想说话,忽然眼睛一撇,似乎发现了什么人,立即对林和道:“谢谢大哥哥,女不养狗我记住了,再见!”说完迅速离开,朝一个中年男子走去,对他说了些什么。

    随后那个中年男子领着女孩朝林和走来,客气道:“小兄弟,谢谢你救了我家红红。”

    林和连忙道:“应该的,不用谢。哦,对了,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女孩立即道:“我叫万千红,你也可以叫我红红。”

    中年男子对万千红道:“好了,谢谢这位大哥哥,我们回家。”

    林和看着万千红冲自己挥手告别,心中一动,立刻叫住中年男子:“等一下,五天之后,就是二十一号。那天晚上你们当心点,夜里十一点半的时候,上海可能会发生地震。”说完拉着孙晓玲就走。

    中年男子一脸疑惑地看着林和走远的背脊,此人古怪啊,还会预言?他将信将疑地带着万千红回去。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二十三点三十八分许,黄海与东海交接处,接连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五点六级和六点三级。整个上海震感强烈,许多市民仓惶外逃,一夜无眠。只有万千红一家早早备齐衣物食品,跑去教堂前面的空地等待地震。此是后话,表过不提。

    却说林和,他霎时明白到,这女孩就是十年前的万千红,自己就是她口中的大哥哥。多么神奇的经历,时空穿梭真是奇妙至极啊。心中一乐,脸上露出了笑容。

    孙晓玲一拉林和:“你笑什么,我们去其他地方玩吧。”

    故事纯属虚构    请勿对号入座

    欲知后事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

    http://www.yetianlian.net/yt21279/101573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