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大荒河图 > 第三百三十一章 乡野间王爷猎户

第三百三十一章 乡野间王爷猎户

    十余年的时候,南离帝国那时候恰逢新老皇权交替之时,一时之间南离帝国群龙纷争,因太子之位高高悬挂无人坐在其中,导致了当年堪称黄金一代的优秀皇室子弟们不再被国外纷扰的战争所吸引,能够让他们注意的,就只剩下了那距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的皇位。

    大皇子李敦民,出身并不高贵,母妃家世不过乡下小世家,使得他在宫中本就无依无靠,并且在极其优秀的诸多皇子当中,大皇子李敦民显得格外的平庸无能,他的身上除去一个那时候用处并不大的长皇子身份以外,再无任何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也就导致了当时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一方势力,愿意将赌注压在这么一位看起来就毫无前途的长皇子身上。

    进而的,九子夺嫡的戏码也就上演了,除去对皇位不甚在意的二皇子周敦颐,没什么存在感的长皇子李敦民以外,共有九名才能或者手段极其出色的皇子参与进去了这场夺嫡之战当中,他们身后的派系以及支持他们的势力都在为着自己所押注的那位皇子而向所有阻挠他们的脚步的任何势力展开厮杀。

    那是一场最开始根本就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死在这场夺嫡斗争当中的无辜人,却多达数千之多。

    锦衣卫衙门,东西两厂以及执金司,这四个在南离帝国有着天然地位的机构衙门也是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乾清阳他们这些衙门首脑在当时受到了数位皇子的大力拉拢。

    除了东西两厂各自都隐约的跳出来各自支持了一位皇子以外,锦衣卫衙门以及执金司衙门,都是选择从始至终都是站在中立的势力,对与这一场越演越烈的斗争,选择视而不见,无论造成的杀戮有多么的刻骨铭心,乾清阳,只能选择袖手旁观。

    诸如南越王,便是当年参与九子夺嫡当中的一位皇子,他当时身后的势力可是站着军界不少未来俊杰,类似于现如今的镇军将军白起,左右将军司马错以及甘茂,皆是他的心腹,而他引以为傲的智囊,更是老离帝时期科举的状元李义府。

    是的,江夏郡在梁冀之前的那位以一己之力挡下百万诸国联军半月之久的英雄郡守李义府,便是南越王的幕僚之首。

    并且除此之外,南越王在当时手上还掌握着南离帝国两支主战军团以及三万州部守备军,他手中间接和直接控制的兵权加在一起,零零散散的也有将近十万之数。

    然而即便是这般庞大的力量,南越王在当时参与夺嫡的九子当中,实力也并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个。

    实力最突出的,乃是楚王风敦亥,这位楚王在早年的时候便是迎娶了东巽帝国长公主为妻,在前往东巽帝国与其建交的时候,也是得到了那位太昊伏羲氏的赞不绝口,并且在九子夺嫡的事件越演越烈的时候,东巽帝国甚至不止一次的站了出来,表示自己将会尽自己所能,扶持楚王风敦骇坐上储君之位。

    楚王风敦骇,同样也是尊贵的一字王爵,他在当时的九位争夺储君之位的皇子之中,出身最高贵,也是获得当时朝臣最多支持的一位皇子。

    可以说,除非是二皇子周敦颐当时出面选择争夺皇权的话,楚王风敦骇,基本上是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位帝君的那位皇子了。

    并且当时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每个人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才能,而楚王风敦骇则是其中以武道见长的一位。

    当时的楚王风敦骇,其自身的修为已经到达了六品之境,虽然这其中有些拔苗助长的势头,但是除了周王周敦颐以外,皇室当中,还真就没有一人的武学造诣比楚王风敦骇还要更高的了。

    在军中,楚王风敦骇因为常年驻守边军,所以他的身后,也是站着南离帝国不少军中的大佬,他所能够间接使用的军队,与南越王相差不多,二者在这个方面上,勉强是能够算得上是不相上下的。

    只不过,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风王爷风不平及时赶了回来,并且与周敦颐以及乾清阳三人一同拜见硬撑着一口气的老离帝,从老离帝那里得到了遗诏,根据遗诏上面的吩咐,三人联手将原本最不被寄予希望的大皇子李敦民,扶持坐上了皇位。

    这一时之间的突然转变,自然是引起了当时九子的不满,他们在那里斗了一个水深火热还没有分出胜负呢,这边竟然直接冒出来了下一任帝君的人选,并且还是他们平日里最瞧不起的长皇子李敦民。

    说句老实话,若是周敦颐坐上了这个位置的话,参与夺嫡的九子还不会说些什么,他们反而是会默认的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即刻放下手中的兵刃前去皇城跪拜新皇。

    可偏偏的,坐上皇位的,是他们最瞧不起也从来都没有放在眼中的长皇子李敦民,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受得下去?

    原本气势正盛的楚王风敦骇在听到了皇城传来的这则消息之后先是愣了愣,而后正是他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从路边出现了数十个杀手,联手将这位原本最有可能登基成为下一位帝君的楚王风敦骇,围杀在街角当中。

    楚王风敦骇一死,他身后的众多势力和军队也是树倒猢狲散,原先帝国内最庞大的楚王势力,就此覆灭了。

    而楚王风敦骇死了之后,剩下的诸多皇子当中势力最强大的,便当属原先一直被楚王风敦骇压着一头的南越王了。

    南越王可不像楚王风敦骇那般,在一时之间接连凭借着自己麾下悍将白起三人的帮助之下接连的击败了数位原本与他正在较量,却皆是在得知了李敦民继位后有些手足无措的皇子们,并且轻松的收拢了这些皇子们原先的势力以及军队。

    收拢完毕之后,南越王突然发现,自己的手上在那个时候竟然是掌握着将近三十万大军,如此庞大的军队数量,让南越王看着那时城防不过万余人的金陵城,以及正处乱糟糟的金陵皇城,动了一些坏心思。

    既然如今他手握三十万大军,那么何不来一手清君侧,将李敦民撵下皇位,顺便,将周敦颐也就地斩杀,只需要,只需要将当时他这一代的皇子们尽数斩杀的话,那么到了最后,能够继承皇位的也就只剩下他一人了。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风王爷风不平再如何不愿,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登基加冕为帝,如此一番的话,自己岂不是就能摇身一变,成功夺得那个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了?

    可能也是因为当时接二连三的先后击败了原先阻拦在自己面前的诸多皇子们,并且那原本不可一世的楚王风敦骇也是死在了自己的前面,如此的事件一件接着一件的发生在他的面前,南越王如何能控制的住自己的小心脏?

    他自以为自己在那个时候已经掌握着南离帝国大半的军队,并且他也相信,帝国的那些势力以及朝臣们,肯定是不愿意看见日后的新君,竟然是一个婢女所生下的所谓长皇子李敦民来坐上那个位置。

    他南越王,才是皇室当初所剩下的最后一个最有资格继承那个位置的人!

    一时之间,三十万大军在他的命令之下齐齐的杀向金陵城,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让南越王的心情从天空跌落谷底。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军抵达金陵城门时,南越王还想着如何才能在最快的时间攻陷这座坚不可摧的都城的时候,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城门开了,原先驻守在城墙上的南北禁军列队两方,对他南越王以及城外的三十万大军,竟是没有丝毫阻拦的意思?

    如此的转变,让南越王有些吃惊,不过随即的,他也是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大势,觉得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因为长皇子李敦民登上新君之后,不为人所信服,所以才会出现如今眼前的这些事情。

    怀揣着这些想法,南越王意气风发的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众亲卫,一路扯高气昂的进入了皇城,在看见皇城内遍布的尸体之后,南越王更是确信了自己内心的所猜。

    自己的那位长皇兄啊,果然是服不了众呢,还真是可笑,一个碌碌无为的废物而已,他有什么资格继位?就算是有父皇的遗诏又能如何?

    父皇啊,您可要好好看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呢,您所指定的那位继承人,可是将要被我所推翻呢。

    一路大笑着,南越王下马后在白起和一众亲卫的护卫之下进入了宣政殿。

    进入宣政殿之后,南越王也是,在看到了宣政殿内的景象之后,再也笑不出来了。

    宣政殿内,台上一人身着皇袍,正用着冷漠无情的眼神死死的盯着进入大殿的他以及他身后的那群亲卫。

    宣政殿内的文武百官皆位列两边站立,台上坐着新君李敦民,而站立在李敦民身旁的,则是周敦颐以及风不平。

    待得南越王反应过来事情不对的时候,宣政殿的大门,已经被乾清阳从门外吩咐着一众锦衣卫关上了。

    看着眼前的一幕,南越王这才反应了过来,原来他所想的那些,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这些文武群臣无论如何,都是在这一次,选择站在了自己父皇的遗诏那里,而自己,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

    台上的周敦颐冷眼看着自己,待得南越王与周敦颐的眼神对上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位他们这一代最为出色的二皇子,其实并不是对皇位无意,只是,他的这个二哥,在最后的挣扎当中,选择了听从父言。

    兜兜转转大起大落,他手握的三十万大军,就如同他那时的境地一样,皆是镜花水月罢了。

    而也是到了那个地步,南越王才知道,为什么当时在知道了新君继位的消息之后,那原先与自己战的不相上下的诸多皇子们,皆是放弃了争夺。

    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他南越王赢了,而是,他输了,他输得彻底,他这一次,不止是输在了心计当中,更是输在了自大之上。

    无力的跪在地上,失神的看着台上的那个皇位和身着皇袍的男子,南越王笑了。

    他争了十几年,最终还是输掉了。

    最后,南越王因为聚兵作乱违反等重重罪名,被削爵为南越王,并且将其贬到南越,无诏永世不得踏出南越一步。

    这则处罚,已经是极轻了,按照新君李敦民的意思,南越王做出了这番大逆不道的事情,本就该处以死刑之罪。

    只不过,之所以将罪刑变轻,还是因为周敦颐与风不怕以及乾清阳三人商讨才得出的。

    因为正是九子夺嫡在国内闹得火热的时候,大陆的诸国也是陆续的闻讯南离帝国皇权交替所发生的事情。

    在南越王束手就擒的那一天,诸国已经组成联军,起兵围攻南离了。

    南越王虽然大逆不道,但是他手中的三十万兵权,以及白起这些心腹将领,都是可以在日后战争当中派上用场的,所以为了安抚这些将领。

    周敦颐开出了免南越王一死,换取他们对南离的继续效忠。

    白起他们,自然也是答应了周敦颐的这个条件,并且在答应这个条件之后,因为靠着周敦颐在军中的一些早年布局,陈兵在金陵城外的三十万南离大军,也是被陆续的派出回防各地,而剩下的,则是掌握在了周敦颐的手中。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便是周敦颐的成名之战,大破百万诸国联军。

    但是在大破诸国联军的时候,魏国将领潘美的出现,则是使得这场战役,出现了一些岔子,潘美的突然倒戈,使得魏国的军队在那场战役当中尽数败退,并且牵连了不少当时的诸国军队遭到南离帝国的突击,进而的从局部的失利,陆续的配合着周敦颐的战略安排,将整场战役毕功与一役。

    一战破百万大军,周敦颐的军略水平自然是名帅之才,但是潘美的倒戈,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其中,这,是无法否认的。

    所以说潘美这个原魏国将领在这场战役当中所取到的作用,自然也是无法忽视的。

    在十余年前的中原诸国联军组成的内部当中,赵魏韩三国只是陪衬的角色,但是魏国却仍然是出动了那时算得上是精锐的魏国战车兵,并且赵魏韩三国在那个时候也是有着不少的簇拥国家,这也使得在百万联军当中,魏国所负责的左翼战场上,陈兵多达四十万大军当中,有最少一半的数量,都是与魏国有很大的关联。

    而潘美在十余年前的时候,也是魏国有的一数的老牌将领,在魏国当时也算得上是排行前列的名将了,最起码在中原诸国当中,潘美的军略水平也是得到不少人承认的,毕竟,早在这场战役开始的前两年,潘美就曾经率领着一支魏军,刚刚打过一场灭国之战。

    灭国之战在中原诸国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毕竟就中原这块地方,每年不都得因为各种原因而消失一两个国家吗?

    只是啊,潘美当年所以一己之力灭掉的国家,在中原诸国当中,也算得上是中上水平的一个国家了,所以在之后的诸国会盟当中,潘美这也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代表魏军参与联军当中的军主。

    只是这位被寄予不错期望的军主大人,在这场战役开战没多久,便是与周敦颐眉来眼去,进而的在进行关键性战役的时候突然临阵倒戈,率领着魏军以及一些他笼络到的诸国仆从军从左侧对中原联军发起反攻。

    一时之间,原先正打得火热的战线,却因为潘美和魏军的临阵倒戈,百万中原联军所组建的浩荡防线直接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潘美也是经此一役,彻底的从魏国原先极有希望的少壮派将领,成为了南离的襄阳城太守,一手掌握着襄阳城的任何支配权,以及最重要的兵权。

    而有关于襄阳城的事情,在南离帝国也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原本十余年前的那番大战好不容易可以彻底的肃清襄阳城原先的不和谐声音,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周敦颐竟然携着大胜之威,力排众议的将降将潘美按在了襄阳太守的位置上,并且给了潘美那般的权力,这件事在当初的时候自然是没有人敢去说周敦颐的不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潘美坐上了襄阳太守的位置之后将襄阳城彻底的变成了自己的私有物之后,有关于指责周敦颐当年所作所为的声音也就随之而浮现了。

    自然的,这些声音的主要来源,还是被人在幕后有意煽风点火的,毕竟周敦颐虽然做出来了这么一件让不少人都对他有些不满的事情,但是却架不住周敦颐以往为南离帝国所做出来的那些种种事情摆在眼前,这也就使得襄阳城的事情本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石沉大海,而不是像如今的这般,被一双幕后的大手暗中在煽风点火,企图将这件事情再度复燃一般。

    并不是潘美配不上襄阳太守这个位置,反而的,潘美的才能就算是在南离帝国,那也算得上是一时之选,不说太守,就算是个郡守的位置,他的才能也是足够做上的,只不过,潘美的身份和他做出来的事情实在是让人无法对他提起什么信任。

    原魏国将领,大战之中临阵倒戈。

    自古降将能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就算潘美是名将一般的人物,那他做出来了临阵倒戈这种事情之后也难免会受到不小的猜疑,更何况,在南离帝国那上百名上将之中,潘美压根就算不上什么名将,这等人物,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将其遣回金陵城委任一个闲职就好了,何必给他边境重镇襄阳城的太守之位呢?这不就是跟让狼去看羊圈一样滑稽可笑吗?

    也正是因为处于对潘美的不信任,所以南离这些年来的边境驻扎任务也就陆续的以江夏城为中心,而襄阳城抵达金陵城的那一段距离,则是设下了重重的水寨,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此番举动,就是在提防着潘美有朝一日突然反叛。

    毕竟襄阳城若是安然无事的话,将会毫无疑问的与江夏城一般,成为守卫南离帝国北大门的两大重镇,然而现如今襄阳城无论是城中大小事务还是兵权,尽数掌握在潘美一人手中,这也就使得江夏城孤零零的论为了南离帝国北方边境的最后一座重镇,一旦江夏城有任何差错,南离帝国的腹地便有了莫大的危险。

    原先在十余年前的大战之前,襄阳城本就已经因为历代太守的原因导致了有些游离与南离帝国之外,当初趁着那番大胜之威,襄阳城原先的太守也是顺势被罢黜流放千里,这本该是南离帝国重修北大门的关键时刻。

    然而可惜就可惜在周敦颐的力排众议,不顾许多人的阻拦,强行的将一个降将推举了上去,这件事情饶是过了十余年,也能够算得上是周敦颐的一个黑点。

    南离帝国的鼎盛时期,襄阳,江陵,金陵,这三座城池皆是南离帝国的三方枢纽,且这三座城池都在大陆当中享受着不同寻常的眼光。

    可惜先代老离帝一时昏庸,导致襄阳城落入狼口,为了颜面,先代老离帝直到驾崩临死前,也没有交代过任何有关于襄阳城的事情。

    襄阳城变成了那般境地之后,南离帝国也就落入了一番岌岌可危的状态之下,江夏城成为了孤岛,老离帝执政的时期,每年江夏城总是会遭到中原诸国的时不时骚扰,这也使得江夏城的城防修筑的越发的赶上了往年襄阳城的水平,不过虽然是如此,上一任江夏郡守李义府也是差点拼劲了一城之力和自己的性命,这才勉强守住了江夏城。

    若是襄阳城还在南离手上的话,与江夏城就会形成犄角之势,如此一来的话,也就可以使得南离帝国的北方边境成为一道牢不可破的铁门,即便是中原百万联军袭来,一时之间,也是不会在出现江夏城十余年前的那般惨剧。

    “王爷,王爷?”

    看着周敦颐有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情想的入神的时候,乾清阳唤了两声周敦颐,这才将周敦颐的思绪给叫了回来。

    “清阳啊,我们,孤,孤刚刚说到哪里了。”

    周敦颐一时之间还是有些愣神,而这幅状态下的周敦颐,也是让乾清阳看到了有些疑惑,他印象中的周王爷可从来都没有这样子过啊。

    “襄阳城的事。”

    乾清阳提醒了一声,周敦颐这才记了起来,而后点了点头,道

    “襄阳城的事,孤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公瑾,清阳,今日唤你们二人前来,孤只是想让你们二人看看,行军襄阳,还有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地方?”

    听着周敦颐的这番话,周瑜连连摇头,他始终打心底里还是非常不建议周敦颐将大军的行军路线改至襄阳的,这实在是太冒险了。

    本身他们好不容易因为东巽国内的暴乱而不用担心东巽方面的事情,可是现如今周敦颐却要因为将大军的行军路线改至襄阳。

    周瑜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他只是觉得,此番的改动,实在是没什么利益可言,并且还会将北上之后与中原联军对抗的难度提高不少。

    他们明明是可以选择与北一军汇合,到时候集结两军之力以及应该已经南下的北艮大军合力将中原联军击破的,可是现在却偏偏要再为任务上多添加一个襄阳城。

    “王爷,若您是想一改十余年前的错误,请恕瑜多嘴,您明明大可待得北上战事结束之后携着大胜之威兵临襄阳城下,到时候任那潘美这些年将襄阳城经营的如何牢不可破,瑜觉得,在大军面前,他始终只能落败。”

    在周瑜看来,周敦颐之所以改道襄阳,无非就是现在就连周敦颐自己都觉得十余年前将潘美推举成为襄阳太守一事是祸事了,所以此番才想要趁着北上的时候趁势将襄阳城重新收回南离之手,可是,这明明不是最优的选择。

    “公瑾,你的意思,孤明白,不过,孤从始至终都并没有觉得,潘美那个家伙,有任何背叛孤的意思,孤此番改道襄阳,是有自己的一番打算在其中的。”

    周敦颐微微一笑,他当然明白周瑜在担心一些什么,他也并不觉得周瑜担心的有错,相反的,这是一个正常人都该去担心的事情。

    只是,自己当年对潘美下达的命令,现如今已经是十余年过去了,自己也该去,收收利息,验收一下潘美这十余年以来的成果了。

    自己当年之所以将潘美扶持上那个位置,也是有一番用意的,只不过,这其中还是有着赌博的一些成分。

    “清阳,公瑾,这件事情,孤还是希望你们两个能向孤保密,当然,不是对军中保密,只是,大军改道襄阳的事情,清阳,你可否晚一些时日再将这件事情汇与金陵?”

    周敦颐咬了咬牙,他知道大军改道意味着什么,自古也是有许多的大战就是因为大军改道的原因而导致兵败,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大军原本的行军路线都是事先规划好的,就比如他们这支军队北上原先的目的地是江夏城,一路上无论是各地的城镇还是水路,都是已经提前布置好了的,荆州水师也是专门掉来的一支偏军前来护航,可以很明确的说,他们行军江夏的这一路上,都是已经安排妥当了的。

    但是现在贸然之间改道襄阳,他们如今所在的地方,去往江夏和去往襄阳城,可以说是根本碍不到什么边的,也就是说,去往襄阳城的路上,是没有提前布置好的,一路上,他们甚至是有可能在水路上碰见北海水师的。

    没错,就是中原诸国当中的北海水师,从他们如今的这个地方去往襄阳,最快的办法就是走水路,而襄阳城与新野城的距离,在地图上也是相距不远,而他们若是走水路的话,就算是碰见北海水师,也是算不得什么稀奇事的。

    “王爷,这件事情,我可以如您的意,至于此事回报金陵,我也可以晚些时日,只不过王爷,在此之前,我还是希望您能将您心中的那番执意要改道襄阳城的原因,与我和公瑾所交代一遍,您的打算和布局我和公瑾已经见识过不少次了,我们自然是相信您的,只不过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您还是提前与我和公瑾交代一声的比较好。”

    乾清阳叹了一口气,自从那位监军大人消失不见之后,他也就随之而担任起了监军的权力,毕竟无论如何,前线军情每隔三天都是要快马汇报回金陵一次的,更何况他的另外一重身份可还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件事情让他来做,也是再也适合不过的了。

    听着乾清阳所说的这些话,周敦颐有些犹豫,不过他思考了一阵子之后,抬起头看了一眼乾清阳和周瑜,最终犹豫了一阵子之后周敦颐开口说道

    “如此的话,那好吧,孤,便与你二人说,孤为何执意要改道襄阳。”

    说完了这话之后,周敦颐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而后便是给乾清阳和周瑜讲述起来了一个故事。

    在十余年前的大战之前的江夏保卫战末尾时候,周敦颐率着骑兵驰援而来,配合着李义府他们,将原本已经涌入江夏城中原大军打了一个大败。

    而正是在那一战当中,周敦颐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而那道熟悉的身影,便是日后魏国倒戈而来的将领潘美。

    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周敦颐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跟在风不平身旁学习剑道,也随着风不怕游历天下,在途径中原的时候,周敦颐在魏国见到了那时候还是一个青年的潘美。

    那时候的潘美啊,还没有入伍,他也只不过是一个乡下的村野小子罢了,依靠着整日里跟着父辈外出猎杀一些动物为生,说到底,就是一个乡下的猎户罢了,不过,碰巧遇见了那时候跟在风不平身旁四处云游的周敦颐就是了。

    周敦颐也不知道是怎得,一眼便是注意到了这个平平无奇的农家小子,并且在那段时间里面,周敦颐还与潘美二人一同上山猎杀掉了一只祸害当地许久的大虫,进而的,二人的关系也是日渐的变得形影不离,那一段乡村生活,也让周敦颐的心神在那个时候得到了彻底的释放,而潘美,也是对这个看起来就身份不凡跟他同龄的周敦颐产生了一抹好奇。

    到了后来,潘美所居住的那个村子遭到了土匪的袭击,而碰巧当时周敦颐和潘美一同正在山中打野味吃烧烤,等到他们二人回到村子的时候,村子里面早就已经是被那伙土匪给烧杀抢掠的不成样子,遍地的尸体,就连潘美的父亲,也是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周敦颐当时也是看着这一幕有些失神,毕竟这些村子里面的人在这段时间里面对他也是极好的,骤然之间便统统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过还好,他们二人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因为躲在了地窖之中捡回一条命的妇人,从那个妇人的口中,周敦颐和潘美得知了那伙土匪的来历,最后他们二人翻山越岭,计划了好一阵子之后,在那伙土匪日常饮水的井中下了泻药,而后趁着夜幕降临,二人杀入营寨当中,将那伙土匪杀了一个痛快,看着那土匪头子躺在地上苦苦哀求二人饶过他一条性命的样子,周敦颐当时只是将手中沾满了鲜血的铁剑交给了潘美,最后由潘美一剑挥下,了解了那个土匪头子的性命。

    最后二人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回到了村落中,将村中死在那些土匪手上的村民们就地掩埋,为他们修箭了一座土墓。

    而在此之后,潘美也是对周敦颐说出了他接下来的理想。

    他想要去城里面,他要入伍,他要当兵。

    那时候的魏国对他们这种没什么起色的村子是不怎么在乎的,所以也就导致了土匪以及强盗的四处横行,无人去理会村子里面的惨状。

    而潘美最开始是想要走仕途,而后想要改变这些现状的,只不过,在周敦颐的建议之下,潘美最终走上了当兵这条道路。

    与手握政权相比起来,还是手握兵权,更能让潘美完成自己的理想,而且,在周敦颐看来,潘美若是走仕途的话,就魏国那时候的国内政坛,潘美若是走了仕途去了京城,最后的下场也就只有两条道路。

    因为自己太过于理想化,导致冷落一生孤苦伶仃一人落寞的走向人生结局。

    而第二条道路则是,潘美在进入了政坛的大染缸之中被同化,最后成为了那些他原本最厌恶的人之一。

    而进入行伍之中,凭借着潘美的这些身手,而且再看看中原这里的乱战,周敦颐相信潘美还是能够很快的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而在潘美决定当兵之后,周敦颐与潘美,也是就此分开了。

    而二人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们那时的分开之后,第二次的相见,竟然会是在江夏城外的战役之中,而且二人那时候,竟是已经变成了敌人。

    看见一身戎装的周敦颐,潘美失神了,而看见一身甲胄的潘美,周敦颐也是楞住了。

    二人僵持了好一阵子,最后潘美咬了咬牙,下令撤军,二人的这一次短暂的会面,才最终宣告了结束。

    而也是如此之后,在接下来的大战之后,潘美最终选择了倒戈,他在大战开始之后没多久,选择背弃了那个曾经让他失望过不止一次的母国,他最终,还是选择来到了在他年少时候,帮助他为村子里面的村民复仇的周敦颐。

    听完周敦颐讲述完了这个故事之后,乾清阳和周瑜都不由得沉默了,他们二人这时候面色变得有些难看。

    而当周瑜抬起头看向周敦颐的时候,也是看见这时候的周敦颐眼神之中有些悲伤的神色闪烁而过。

    “王爷,那风王爷呢?他当时....”

    当乾清阳刚刚问出来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是意识到了,自己说错话了。

    是啊,当时一直跟在周敦颐身旁的风不平,在潘美的村子遭遇土匪的时候,人在哪里呢?

    只见周敦颐在听到了乾清阳这么问了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而后自嘲的笑了一声,有些无奈的说道

    “是啊,风王爷他当时啊,就在村子旁边看着土匪烧杀抢掠,并没有出手。”

    有关于这件事情,周敦颐也去问过风不平,他明明有实力可以救下那些村民的,可是他为什么会选择袖手旁观呢?

    风不平的回答也很干脆。

    他为什么要救下那些村民?

    这一句话,就让周敦颐无言以对,不过现在啊,周敦颐也早就已经想明白了风不平当年所说这些话的原因了,现在想想,自己当年也是可笑。

    周瑜有些不忍的看着周敦颐,他虽然无法体会到周敦颐在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心中的悲伤,但是他通过想象,也是能够感受到一些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当时战争落幕之后,为了防止潘美进入金陵遭受众人嫌弃唾骂,孤才将他安置在了襄阳,并且将襄阳太守以及兵权,一并交在了他的手上,并且孤要他与孤承诺,下一次等到孤再次来到襄阳的时候,孤希望看到一个,当年在魏国乡下的农家小子,与我说的景色。”

    周敦颐说到这话的时候,脸色上终是浮现起来了一抹淡淡的笑意,看来,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无条件的相信潘美的。

    就如同潘美当年在大军当中无条件的倒戈与他一样,这份信任,是二人当年在魏国境内村落之中短暂的时间之中培养起来的。

    “此番改道襄阳,孤的心中,也是想让潘美出手,他啊,沉寂了太久太久了,若是再这般下去的话,此战结束之后,金陵方面也该开始对他施加压力了,所以,孤想要帮助他也在这场大战当中,掺取一些军功,清阳,公瑾,你们二人,懂孤的意思吧。”

    周瑜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他看向周敦颐,认真的开口说道

    “王爷,改道襄阳,瑜没有任何的意见,并且,荆州水师方面,瑜即刻书信一封令太史慈去执行调令,还请王爷放心。”

    。手机版网址:

    

    http://www.yetianlian.net/yt32573/215480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