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宋朝不演义 > 第十八章 三征南唐(5)柴荣班师

第十八章 三征南唐(5)柴荣班师

    到了四月初,后周军已经攻陷了南唐在江北的光、泰、扬、和、舒、蕲等州。顿时,南唐在淮河一线的寿、濠、泗、楚四州成为了飞地。

    可惜天时不利,此时淮河由于天降暴雨而水位暴涨,江淮地区的后周诸军补给供应顿显困难。

    时间进入了四月份,渐渐的进入了南方的夏天。夏天到了,后周人的“严冬”也到了,天气可是渐渐的下起雨来,淮河和长江的水位上涨,纵横无敌的南唐水军开始发挥作用,无论到哪里,南唐人都朝发夕至,无可阻挡,因为后周人连一条船都没有,更别说挡住南唐的水军了。更致命的是,后周人还都是旱鸭子,连过淮河这样宽阔的水面都必须搭浮桥才能过,都不敢去坐船。

    在寿州城下,后周人的问题更加严重了。

    虽然南唐的援军都被打掉,寿州成为孤城,但刘仁瞻坚守不让,周世宗也亲临一线指挥。刘仁瞻见到周世宗伞盖,挽起强弓射去,射到周世宗面前仅数步。左右连忙请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惧,竟然移步到刚才刘仁瞻射中处大喊道:"刘将军,刚才您没射中,现在我站近一点儿,请再射!"刘仁瞻也不客气,再一箭射去,竟然又只差数步!周世宗大笑道:"刘将军请继续射,箭射完了朕再给您送!"刘仁瞻大惊道:"难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来此城必破,我只有以死报国了!"说罢掷弓于地,仰天长啸。虽然刘仁瞻已经明白天下大势已不属南唐,但仍然忠于职守,周军始终无法攻克寿州。这下唐中主彻底无奈,派司空孙晟求和。周世宗爱惜刘仁瞻的忠义,请孙晟到寿州城下劝降,孙晟一口答应,来到寿州城下,周世宗大喜。

    但孙晟一见到刘仁瞻就大喊道:"刘将军!你是大唐的忠臣,降敌会遗臭万年,不是您做得出来的事情。现在固守在此城,已断无活路,不要再妄想活着回金陵见皇上了,尽忠死节吧!"刘仁瞻在城上听后痛哭流涕,身披甲胄向孙晟三叩而谢,再面向金陵方向叩首,誓要为唐天子尽忠死节!类似的故事又发生在七百年后,莱州城下的大明巡抚朱万年,假意为孔有德招降,却对城上喊出了永垂史册的四个字:"向我开炮!"儒家文明的传人从不通过侵略战争的实惠来诱发战士的贪欲,但每当尽忠死节的时刻到来,儒家的精忠思想和武士的刚烈气度融合在一起,迸发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最强力量。这种伟大的力量或许无法被某些轻视儒家的"尚武"人士所理解,但青史所载,却总能感动无数正义的人们,化为人类文明的精华。

    柴荣虽怒,却也感怀两人的忠义,并没有杀孙晟,而是将其送回汴京软禁。但是进入四月份之后,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据史料记载“诸路将领深入淮南,所向克捷。会霖雨积旬,淮流汛溢暴涨,围城后周兵营寨水深数尺,舟筏多漂散被毁”,后周人的营寨之中竟然积水可达数尺,道路泥泞不堪,军需粮草都运不上来,各个军队都出现了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柴荣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太长时间,毕竟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同的事情要处理。

    不得已,周世宗只能留下李重进率领少量军队兵维持局面,而自率主力返回了大梁。赵匡胤,韩令坤等名将则跟随柴荣回国。就这么样,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南征大战结束了。

    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

    史载,先前南唐百姓苦于**的横征暴敛,很欢迎后周军的到来。但他们很快发现,后周军也是一群烧杀抢掠的兵痞。失望之余,江淮一带的百姓遂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后周军。

    这时,南唐征调的援兵在李景达的率领下再次渡过了长江。寿州名将刘仁瞻也出城开始收复失地。

    于是,在百姓的配合下,原先被后周军攻占的江北诸州多数又被南唐重新收复。就这样,李重进也只好领着本来就不多的兵马退守各个重要的据点。赵普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已放弃了重镇滁州,也率领兵马北归,总体来说,第一次南征基本可以说是徒劳无功,除了得到了南唐大量的钱财和少量的土地之外,后周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柴荣回到了开封,他可没闲着,现在有好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呢。首先,他得给前线打仗的李重进的军队找出吃的嘞。虽然李重进那里也没有多少军队,但是对于穷的叮当响的后周来说,这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柴荣回到开封的几天后,柴荣下达了一道新的命令,在郭威优化改革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改革。在当时,因为常年的战乱,产生了大量的无主荒地,柴荣下令,无论是谁,都可以在这些无主荒地上耕种,收获的粮食尽数归其所有。并且柴荣下令,这些荒地的主人如果回来了,在三年以里回来的,只需要归还一半,五年以里回来的,归还三分之一,五年以后,就不需要归还了。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荒地的主人是被契丹掠夺走了,五年以内归来可以归还三分之二,十年归来可以归还一半,十五年归来可以归还三分之一,十五年之后你就去开垦别的土地吧。

    并且,所有耕种无主荒地和开垦新田的农户们都可以享有第一年没有田税的优惠。

    就这样,后周的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了。

    然后,柴荣开始了土木工程。说实话,在五代十国期间,开封算不上是多么繁荣的城市,顶多算个县市级的小城。在五代十国时期能被选为首都,完全是朱温觉得开封城的城墙够厚,护城河够深,在这里定都有安全感,其他的朱温才不管呢。但是柴荣不一样,柴荣开始拓宽开封的街道,并且修筑了外城,终于让开封城变得开阔雄伟,有了一座首都的样子了。并且也给后来的赵匡胤盖好自己的新家。

    此外,柴荣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来关心了一下文化事业,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延聘文学之士,实行考试制度;重视国家的藏书和文化建设。曾多次亲临史馆视察藏书情况,见藏书太少,便下诏采取激励政策,钦定凡献书之人,均给以优赐。聚而又校,选常参官30人,对所藏图书进行校雠、刊正、抄写,并令在书卷末署校书名衔。为后周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又派王朴等人修订了《大周刑统》,让后周的百姓们有法可依。最为难得可贵的是,柴荣还抽出时间嘞修订了《五代十国实录》,给五代十国期间的每一位皇帝都修订了自己的实录,基本做到了不偏不倚。

    柴荣就像是知道自己短暂的生命就快要结束一样,不停的做着事。

    很不幸的是,黄河在柴荣短短几年的执政期里再次泛滥了。柴荣不仅派人去抢修黄河,还亲自去黄河的沿岸考察,十几天都生活在黄河岸旁。还有一回,柴荣派人清理河道,竟然把黄河水的水位和他考察的淤泥的数量,以及自己对如何清理河道的见解都附赠上了。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都算是柴荣闲的无聊的副业,他还在此期间干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停不下来的柴荣干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完全改变了后周和南唐之间的军事对比,是南唐在以后的战争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具体这件事是什么,我们暂且按下不表,日后会详详细细的说。

    赵匡胤也在这一年回到了开封,他也接到了他父亲已经逝去的悲痛消息,世事无常啊,赵匡胤还没有在父亲突然去世的悲痛中缓过劲来,就接到了柴荣的命令。赵匡胤因功升职,升为后周匡国军节度使,封地在陕西,并升职为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终于成为了后周的实权人物,封疆大吏了。

    第二年,柴荣又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现在还要在进攻南唐吗?时机已经出现了,酷热的夏天结束了,后周的骑兵又可以纵马驰骋了。并且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出征的地步了,李重进率兵不断的失败。郭威终于证明了他的先见之明,李重进绝对不是帝国合适的接班人,李重进有着自己绝对的缺陷,李重进在战场上却是是勇不可当,甚至柴荣都比不过他。但是在其他方面,柴荣却要远远胜过李重进,李重进为了收缩战线,竟然把重镇扬州、泰州、滁州都放弃了,把几乎所有主力都集中在寿州城下,这一步走的极其险要,也极其具有战略眼光。这一步就像把一把刀子抵在南唐人的咽喉,问你反不反抗,如果反抗,南唐人就将面对军事天才李重进的疯狂进攻。如果不反抗,寿州城就有失守的风险。南唐貌似收回了不少城镇,但是战略的主动权还在李重进手里。

    但是李重进却也暴露了自己最严重的缺陷,内政白痴。他纵兵抢粮,处处杀人,结果就造成了后周的军队处处挨打,大量南唐人的义军纷纷的自发进攻李重进驻守在各处的军队,李重进被迫开始了两线作战。并且李景达率军渡过了长江,李重进竟然被死死的咬在了寿州,被南唐人包围了。

    局势不断的恶化,柴荣被迫在这一年,再次征调各处的兵马,再次征讨南唐。

    李璟,我柴荣又回来了。

    http://www.yetianlian.net/yt40951/162491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