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六韬传 > 第一百零九章 齐国田氏

第一百零九章 齐国田氏

    魏子衡等到返回齐国临淄城的时候,夜已经开始落幕。

    魏子衡匆匆忙忙的吃完晚饭,便开始在城中散步。

    齐国临淄城的夜景是十分美丽的,灯火通明之下,夜晚的临淄也额外的有韵味。

    魏子衡,独自一人站在一处小亭子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有关于姜子牙和周文王的事,今天他似乎又得到了新的感悟。墨翟不愧是思想大师,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事情,额外不同。

    这仿佛是一个人生的感悟一般,如此亲切,如此让人回味。

    魏子衡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自主的打开了自己那双虚无的双眼。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来到齐国之后,看见阴阳家的人,还要看见种种现象,他的这双眼睛就会莫名其妙的睁开。

    仿佛这个地方在呼唤他,这双眼睛一样。

    阴阳家还真是够神秘的。

    据说阴阳家和道家原本就是殊途同归,他们共同诞生,只不过在之后的发展,因为立场不同,逐渐分裂。

    阴阳家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道家“阴阳说”和“五行说”。

    “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这和道家创始人老子所秉承的构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阳,阳生阴,阴阳生八卦,太极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同。

    “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研究阴阳五行说,能从天体的运行的计算来制订历法,掌握世间万象。到后来,发展出专门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的“天文家”、研究历法的“历数家”后与“五行家”相结合。

    无论是道家还是阴阳家,经常说,阴阳五行。

    可是这世界上究竟,阴阳究竟为何物?很多的事物都可以看做阴阳,但是又如何区分呢?

    魏子衡对阴阳家并不了解,只是和大部分人一样,懂得一些皮毛而已。

    但是自己这双眼睛似乎迫使自己要对阴阳家有所了解,因为这双眼睛仿佛能看破天机,寻求万物根源。

    这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据说阴阳家有“五德终始”这一说,具体来讲,又叫“五德相胜”说。对此, 有记载较详:“凡帝王(者) 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虫寅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

    讲的很玄,听起来也很空洞。不过这就是世人对阴阳家的看法。

    不知所以,迷然其中。

    突然间背后的一个人传出了声音:“这位兄台为何如此愁眉苦脸,叹息一二呢?”

    魏子衡,回头一看,是一位年轻的人,看样貌或许会比自己大一些:“哦,在下魏子衡,原本参加名剑大会的剑客今日来此散心。不知这位公子何名?”

    这个年轻人似乎有一些高兴,他坐在了亭子的一边,说道:“我是田氏,名涛。”

    齐国田氏之人?

    魏子衡立刻就明白,可能自己面前就为年轻人,身份不低。在齐国之种田氏的权势可是相当的大,掌权之力不亚于晋国六卿:“原来是齐国田氏子孙,在下失礼了。”

    “无妨无妨,你我只是过路之客,正好我也想散心而步,不如你我交谈一番如何?”田涛,面带微笑的说着。

    魏子衡,也找了一处地方,坐了下来,随后说道:“今晚齐国的月亮,可真美啊!你我能在此赏月,也是一种缘分。”

    田涛,微微的笑着说道:“魏子衡?似乎我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来自越国的使者?对吧。”

    “是的。”

    “似乎你好像是晋国人,参加了本次名剑大会,好像还挺出名的。”

    “没有没有,在下的剑术,比起那些真正的高手,也不知差了多远。”魏子衡,十分谦虚的说道。

    田涛似乎了解过魏子衡,毫不隐晦地说道:“无需如此,我其实很讨厌那些礼节,也很讨厌说那些看起来所谓谦虚的话。你很强,我看过你的比赛。

    但是这并不是你让我感兴趣的地方。我觉得你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你有自己的主见,而且你学识渊博,或许今天你我可以好好教他一番。”

    魏子衡,听完之后低着头微微的笑了一下。想不到还真的有人会对自己感兴趣:“说吧!正好我也想找个人好好谈论一下。”

    “不知道魏公子,觉得应该谈论什么呢?”田涛望着月亮说道。

    魏子衡,这些天来越来越对国家之事感兴趣,既然眼前是一个齐国田氏的子孙,那何不就此来询问一番:“不妨聊聊你们齐国吧!我作为晋国人,也对齐国的历史很好奇呢。”

    “哦,不知道你为何感兴趣?”田涛,这个时候侧着脑袋看向魏子衡说道。

    “因为姜太公一手建立了齐国,而我也很喜欢姜太公,可是关于姜太公之后的气过,我却不太了解,既然你是齐国人,那就不妨和我叙述一番。”

    “好!正好我也读过我们齐国的史官之书。”

    田涛,顿了顿口气,开始叙述。

    武王伐纣之后,建立现在的周天下。

    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也就是姜太公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太公东去就国,近邻的莱子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

    周康王时期,周康王分别以珍宝之器分给齐丁公吕伋、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齐丁公三传至齐哀公,因受纪侯在周夷王面前进谗言被周夷王烹杀。哀公死后,他的异母弟吕静被立为齐君,是为齐胡公。后来齐胡公为防纪国暗算,从营丘迁都至薄姑,大约在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令齐人震动及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都城从薄姑迁回到临淄,是为齐献公。献公两传至其孙厉公,厉公昏愦暴虐,国民痛恨他,遂联络齐胡公之子入齐国攻杀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吕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

    文公三传至僖公。齐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又过了很多年,齐僖公又在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但是因赠送礼物给各盟国时没有按照诸侯爵位高低分发,鲁、郑交恶。之后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不久后,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一个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时,国力更强。之后降服纪国。几年后,齐国又与鲁国讨伐郕国,郕国降齐。

    之后齐国进入了最为强势的一个岁月。

    这便是著名的齐桓公。

    在之后,齐大夫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立其堂弟公孙无知即位。齐大夫鲍叔牙早有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在襄公在位期间就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另一大夫管仲则协助公子纠逃奔鲁国。过了几年,齐大臣雍廪杀国君无知与大夫连称,国内无君,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相回国,鲁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带钩。小白咬舌吐血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这时小白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迎公子小白回到临淄即位,是为桓公。

    魏子衡听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说道:“虽然你是齐国人,但是我也并不避讳的说。对于你们齐国人而言,齐桓公在你们的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呢?”

    田涛这个时候突然愣住了,看他表情,似乎有些复杂。仿佛之后的齐国人对于他们的这一任君主印象并不是特别好。

    或许是齐桓公晚年所作的一些错事,也有可能是管仲的能力过于耀眼。

    田涛哼笑了一声,毫不犹豫的说道:“如果没有齐桓公,随便再换一个人,同样可以完成这样的霸业。

    放眼晋国和齐国,同样是两位雄主,开创了同样辉煌的霸业。为什么晋国的霸业能一直延续在后面?而我们齐国却一直要饱受内乱。明明有强大的实力,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平淡无奇。你说这是为何。”

    魏子衡突然间有些愣住了。管仲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同样类比晋文公,他的手下有无数的贤臣能够应用自如?但是齐桓公呢,有一个管仲便可以称霸天下,他晚年听信小人谗言,造成国家王族的争端。

    原本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只不过正好赶上了那个时代。这个想法可能是现在大多齐国百姓的想法。

    从齐桓公现在,齐国一直处于不弱不强的样子。在诸侯中,仍然有一些威信,但是逐渐地被其他的诸侯所替代。

    比如说后来被周王所册封的,另外四位霸主,还有不被周王所认可,但是在诸侯之间称霸的吴国和越国。

    齐国的处境极其尴尬,无论是历史条件,还是日后的发展,齐国哪一点输了?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有强国的资本,但是却做着二流国家的事情。

    这种情况怎么能让齐国的子民没有异议呢。

    http://www.yetianlian.net/yt41078/173836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