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66章 新闻播出

第66章 新闻播出

    李春燕那个片子其实有点长,足足有十一分钟,并不适合以秒来计算新闻长度的新闻联播。

    那边拿回去之后,专门组织了栏目骨干进行了深入探讨,新闻联播老大的意思是尽量压缩时间。

    结果,经过激烈的争吵和辩论,大伙儿达成一致,这片子少了点什么,还得再加。

    于是,十一分钟的片子最终定稿....十五分钟。

    超时?没关系,加时长就行了。

    八点档往后顺延,老子是新闻联播,任性怎么了?

    新闻联播老大看着成片,乐的露了后槽牙,“有希望竞争一下韬奋新闻奖啊!”

    厚颜无耻地把自己的大名加在了李春燕、钱小龙的后面。

    还行,没放前面。

    而李春燕也不算亏,毕竟前面十一分钟是她做的,新闻联播这边,除了主编,也不好再加别的记者名字。

    所以,后四分钟,特意向龙江夜航借调了李大记者。

    这把老秦又气够呛,抢新闻还抢人,你们还算个人了?

    至于那四分钟怎么做,李大记者琢磨了两天,最后给齐磊去了个电话。

    没办法,她的水平确实有点不够,什么思路都配不上前面的十一分钟。

    对此,齐磊并没有吝啬,一语点醒梦中人。

    “你的思路没问题,只不过,最后的那段主题没有升华。要不,你试试这样处理?”

    听完之后,李春燕服了,彻底服了。

    “挂了,欠你个人情!”

    ……

    7月26号,也就是齐磊接受采访的四天之后。

    白天,齐磊接到李春燕的电话,关于他的那个采访,将在今晚7.35分的龙江省新闻联播播出。

    齐磊马上给徐小倩、李玟玟、卢小帅他们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今晚不出摊了,说了省台要播的事儿。

    对此,徐倩、李玟玟、卢小帅都不太感冒。

    显摆啥?谁乐意看你是咋地?

    小孩心性,正义感爆棚,至今认为齐磊这事办的不地道。

    电话里无不把齐磊数落了一顿,然后赌誓发愿,肯定不看。

    好吧,到时候看不看,谁知道呢?

    也就徐小倩一如既往地惯着齐磊,却只回了三个字:“知道了。”也没说看不看。

    把齐磊弄的挺郁闷,嚓,费力不讨好呗?

    六点不到,郭丽华和齐国君,还有唐爸、吴爸一起回来了。

    事实上,这段时间,几个人就是同进同出,一直在研究副食厂的事儿。和粮库也在接触,表明意向。

    而且,别看副食厂投资不大,但因为是唐成刚整个大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三家都尤为重视。

    尤其是吴爸,这半个月,仿佛又回粮库上班了一样。

    三家人一起吃饭,饭后本打算各自回家休息,却被齐磊叫住了。

    “那什么...今天都别急着走。”

    三家还挺奇怪,被齐磊摁在了小厅才发现,茶几上有一篇短文《我的祖国》。

    “写的真好!”郭丽华由衷赞叹。

    要是她儿子有这两下子,她得美死。

    夸的齐磊有点不好意思了呢?本来到嘴边的坦白却是说不出口了。

    心说,算了,还是你们自己看吧!

    三家人就这么坐在那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就是无论你怎么换台,也能把一条新闻看全的那个。

    然后是天气预报。完事儿,齐磊又抢过遥控器,转到了省台。

    到这里,三个妈就没什么兴趣了。

    女人嘛,看看国家新闻,了解一点时事就够了,省台没啥好看的。

    准备趁着天还没黑透,出去遛个弯儿。

    结果齐磊不让,“再等等。”

    三妈个不明所以,“搞啥明堂?”

    耐着性子又看省台新闻。

    其实真没啥可看的,尤其是开头那几分钟,就是重复中央台新闻的内容,刚刚都播过了。

    直到七点四十五左右,终于来了。

    主持人:“在播报下面这则新闻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篇刊登在省少年报上的一篇短文《我的祖国》。”

    画面一转,切换到了字幕播报。

    主持人抑扬顿挫的背景音,随着字幕滚动,激昂而起。

    《我的祖国》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郭丽华眉头微微一皱,目光飘向茶几。

    而董妈此时已经把茶几上的段文拿在了手里,对比字幕,一一看过。

    “不就是这个吗?”

    吴连山凑过去一看,大概明白什么意思了。

    就是政治宣传呗?无所谓的来了句,“写的挺好,也赶上时候了,没啥大惊小怪的。”

    唐成刚则歪在沙发上,“只能说省里的宣传手段还是高明的,登报上电视,全套下来,对国人的振奋作用还是有一些的。”

    文章写的确实挺好,但是有些太刻意了。

    在他眼里,就那么回事儿。

    齐国君则是听着听着,很是无语,“全文在新闻联播上朗诵,挺不容易的。”

    新闻联播的时间多宝贵?一篇好几百字的文章朗诵下来,得多少时间?

    只能说以小见大,从这则新闻就能看出当今的抗洪形势有多严峻。

    这就是男人们的习惯,喜欢时事,并加以分析点评。

    不过,吐槽归吐槽,文章写的还是很好的。

    等到全文朗诵完毕,画面切回演播厅,大人们都在等着下一条新闻的内容。

    然而,人家只是刚刚开了个头。

    主持人:“这篇《我的祖国》,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来自尚北市第二中学初三五班的齐磊同学。”

    “嗯!?”

    唐成刚噌的一下坐直身子。

    三个妈瞬间石化,脑子嗡嗡作响。

    齐国君则是瞪圆了眼珠子,一脸惊恐地看着自己儿子。

    齐磊:“.....”

    齐磊有点不好意思了,憨憨一笑,“那什么..别看我,看新闻!”

    ……

    与此同时。

    李玟玟穿着小睡衣,抱着玩具熊,盘腿坐在沙发上。

    新闻一开始,李家就响起小玟姐的咆哮。

    “老头儿!!老太太!!快过来!!”

    “咋了咋了?”

    李爸李妈还以为傻丫头出啥事儿了呢,急匆匆跑出来。

    就见她舔着嘴唇,“看看看!”

    好吧,虽然对齐磊的做法很是鄙视,但终究是上省台新闻,而且李玟玟还露脸了呢,怎么也不能错过的。

    事实上,不光李玟玟,于洋洋、曹小曦,还有诸多被拐带到夜市的同学,此时都盯着省台新闻。

    只是不知道自己照着稿子背下来的发言会不会被剪掉,无不心中祈祷,忐忑不安。

    尽管鄙夷齐磊,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虽然可能性不大,但终究还是有可能露个脸的。

    也就卢小帅和蒋海洋实在,说不看就不看。

    啥玩意啊?做秀而己,哥不屑与之为伍。

    卢小帅正埋头爆航母,而蒋海洋弄了好几队的叉叉兵,不停地爆着卢小帅的菊花。

    ……

    徐小倩此时也在电视机前,穿着长款睡衣,把腿支进睡衣里,用下巴枕着膝盖发呆。

    徐父徐文良就坐在她身边,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听着新闻。

    徐母章南则在她右边,戴着眼镜,一边打毛衣,一边享受一家人难得的团聚。

    在省台看完央视新闻联播之后,徐文良就把频道从省台换到了中央台,准备看《焦点访谈》。这是他的习惯。

    结果,徐倩无声地抢过遥控器,又给换了回去。

    徐文良愣了愣神儿,就见徐小倩盯着电视平静地来了一句,“省台有个报道,其中可能有我。”

    “哦?”徐文良不见惊讶,却也皱了眉头。

    他没问是因为什么上的省台,自家女儿他还是了解的,很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

    但是,终究还小,有些事还拿捏的不到位。

    徐母眼镜架在鼻尖,抬眼看了下父女俩,却是开口道:“什么事上的电视啊?”替徐文良问出了疑问。

    也没什么惊讶,像他们家的情况,上电视其实看的很淡,甚至有些刻意回避,深谙藏拙之道。

    对此,徐倩也不隐瞒,把事情大概和父母说了一遍。

    “哦。”徐母手上不停,“那是人家男孩优秀,你要多学习。”

    言下之意,你是借了别人的光了,不能骄傲。而且,居然一句都没问,徐小倩怎么和一个男孩走的那么近。

    倒是下意识抬眼看了眼电视,好奇具体是怎么样的一篇报道。

    不问不代表不关心,相反可能非常在意。

    自家女儿的哪里不对,她还是看得出来的。

    徐文良却依旧端着报纸,依旧没当回事。

    一篇作文而己,能掀起多大的波浪?

    以他的经验来看,多半就是省台的政治宣传,套好的模板,没啥新鲜的。

    终于,新闻开始。

    先是《我的祖国》全文朗诵,一下就把徐父徐母震住了。

    倒不是对文章的惊叹,而是省电视台八点档之前能空出这么长的时间朗诵一篇作文,这本身就值得玩味。

    见闺女目不转睛,眼神中还有一丝异样,章南又道:“这是那个男孩写的?写作水平很高,你要虚心求教。”

    接下来,就是新闻“正片”。

    是的,将近十五分钟的正片,已经相当于一部小型记录片了。

    主持人先是介绍了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出自尚北第二中学齐磊之手。

    对文章和齐磊小同学的写作能力加以肯定,并提出了一疑问,到底是怎么的一个孩子,能写出如此磅礴气势的文章呢?

    “请看本台记者从尚北发回来的报道。”

    画面再转,是李春燕手持话筒,站在熙攘街头的画面。

    “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江龙卫视记者李春燕,此时我正身处尚北文化街夜市。”

    “很多观众会好奇,明明是采访一篇优秀作文的作者,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这些都要从近期风靡尚北的一期夏令营活动说起。”

    接下来,《志在少年》暑期学生体验摊位的大横幅便出现在了电视画面之中。

    ……

    1997年10月,龙江卫视正式上星,成了第二批登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省级电视台之一。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龙江省内观众可以观看到这则新闻,全国2000多万有线电视用户,都可以同步接收龙江卫视新闻时段播报的这则专题报道。

    《志在少年》....

    那是53名东北小镇学生的一次暑期体验行为,更是一次壮举。

    在98年,勤工俭学,打暑期工,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大学生中间,也是相当前卫的时髦行为。

    更何况,这53个少男少女并不是简单的体验生活。

    “我叫卢小帅,学习不好,但爱祖国,更爱解放军,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

    “我叫于洋洋,明年就高考了,这是最后一个轻松的暑假,我不想浪费,要做一件让自己骄傲一辈子的事。”

    ……

    “我叫李玟玟,我爸说做人要懂得感恩,我虽然不能上大坝,但我在这里也在拼搏!”

    ……

    “我叫张新宇,我想当兵,和堤坝上的英雄们站在一起。”

    .....

    “我叫曹小曦…解放军叔叔,加油!”

    .....

    “我叫蒋海洋....”

    ....

    “我叫唐奕....我崇拜你们!”

    ....

    “我叫吴宁....我是千千万万中华少年中的一员,我们...与你同在!”

    ...

    “我叫...”

    ...

    “我叫....”

    ...

    “我叫徐倩,我是你们身后保护着的人....”

    ....

    “我叫齐磊,一个长不大的小屁孩儿.....”

    “然而,正因为你们的守护,像我这样的小屁孩才可以安心不用长大。”

    一大段类似电影蒙太奇结构的组合画面最后,齐磊在镜头前,把一个信封亲手交给记者。

    “这是二十多天来,我们53个小伙伴卖袜子挣到的1999.8元,请记者阿姨帮我们转交给抗洪一线的解放军叔叔。”

    .....

    画面渐渐淡去,最后定格在一张合照,那是53个少男少女溢满笑容的合照。

    主持人画外音响起,“志在少年....少年有志!”

    “谁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谁敢不相信他们是未来的栋梁!?”

    “在齐磊同学交给本台记者的信封中,除了1999.8元,还有一封信....”

    “那是53个少年写给抗洪英雄们的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接下来,新闻还没有结束,省台记者将用齐磊他们捐款买的一线所需的物资,亲自送到解放军面前。

    省武警总队的一个上校军官收到物资,看到齐磊的那封信,激动的眼眶泛红,郑重地朝着镜头警了一个军礼。

    “请全国人民放心!....人在堤在!人不在...堤也一定还在!!”

    在上校军官的铮铮誓言之中,整整十五分钟的专题报道终于结束。

    “.....”

    “.....”

    徐家除了电视的声响,再无它音。

    徐文良报纸就那么擎着却没看一眼,章南目光呆滞,手上的毛衣也打错了。

    良久,徐文良感叹:“这是...省台的文案?”

    堪称绝顶!

    徐小倩则是终于不再抱膝而坐,眼睛里有小星星在闪。

    没来由道:“他的...他的主意。”

    “他说,如果需要榜样,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们!?”

    这一刻,徐小倩很骄傲,骄傲到无法掩饰心中的情绪,眼中满是崇拜。

    ……

    ,

    http://www.yetianlian.cc/yt43518/231489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cc。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