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我在山寨当军师 > 第二八五节 险地

第二八五节 险地

    既找到了慕容桓,眼下就要选一个地方,暂做休整之地。

    有兵丁建议返回之前夺取的两座城池,固守待援,沈牧将这个想法否决了。

    很简单,二王既然已经知晓了慕容桓的行动,那两座城无非是诱敌之物。如今他们既然已派军反攻回来,再没有摸清楚具体人数的情况下,贸然率军回城,只会落入圈套之中。

    一名千夫长忽道:“沈将军,末将倒想起一个地方来。”

    沈牧正自困扰,闻言喜道:“何处,快快说来!”

    那千夫长道:“早前大军经过幺姑关时,王爷见那关隘险峻,易守难攻,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便留了五千精兵再关隘防备。此关距离城池偏远,应该还没有被贼军占住。”

    沈牧思忖片刻,如今若是留在山林之间,万一叛军大部追来,这么多人根本难以隐藏。

    打是打不过的,领着这么多人想要撤往他处也是十分冒险,那便只能赌一次。

    旋即请千夫长领路,一行人垂头丧气,往幺姑关而去。

    一路小心行军,第二日将至午时方才到达幺姑关。到了关口处,沈牧抬眼一看,心中对慕容桓的领兵能力又是一阵叹服。

    此关背靠大山,仅有一条官道通行,关隘两侧丛山峻岭,杂草密布,怪石嶙峋,根本无法靠近。

    关口开在山坡上,关嵌再山上,浑然一体。翻过此关后,才有一条四驱道路可以行走。这样的地势,正是孙子兵法所云的“险地”。

    关上守卫望见有大队人马前来,立刻敲起铜锣警示。待确认是自家部队时,连忙放下吊桥,放众人入关。

    守关的将领名叫宋泰宏,原是宁海人士,后随祖父迁徙长安,入了官,现是五品游击将军。慕容桓调兵之时,见他祖籍西山道,便调来随自己差遣。

    宋泰宏将慕容桓安排妥当,又单独找到沈牧。

    宋泰宏先是行了一个军礼,云照军礼,沿用文官的作揖之法,只是双手的平撑更讲究挺直,抬起的高度也应高于眉关。右手内,左手外,食指微微扬起,身子轻躬。躬下的程度,代表了你于对方之间阶位的差距。

    “沈将军,听闻将军受圣人所托,不知朝廷差将军前来,所为何事?”

    再宋泰宏看来,先摸清沈牧的底细最为重要。沈牧这个人,他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过西山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如今大军遭此劫难,又平白无故多出这么一个人来。宋泰宏不得不有所防备。

    宋泰宏的心思,从他问出的这话,沈牧就已了然于心。

    “宋将军,实话实说,本将并未领旨而来。乃是奉了我家小王爷的口令,前来协助王爷剿贼,昨夜情况危急,乱军之中为了稳定军心,方才谎称身负皇恩。这是委任本官的圣旨和官印,将军若是有所顾忌,单凭验证!”

    宋泰宏没想到沈牧竟然毫不掩饰的承认了自己假传圣旨之罪,转念又想,沈牧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若非他假传圣旨,那些被冲散的士兵又如何能够聚拢起来,此人能如此

    临危不乱,处乱不惊假借圣威,着实令宋泰宏佩服。

    “沈将军严重了,事关重大,末将不得不谨慎对待,望将军莫怪!”

    沈牧并没有介意此事,反倒对宋泰宏的心思细腻有了另一番评价。

    “宋将军,此关还有多少存粮!”

    宋泰宏道:“大概只能映衬半个月。原本王爷留下本将及五千士兵,言明一个月后战乱平息,便可安排调防,所以粮草并没有囤积太多!”

    说完,轻声一叹。

    这一声叹息,一是想起来慕容桓一月平息叛乱的壮志豪言,而如今却遭此惨败,怎能不叹。一是想到粮草只够这一万多人半个月的供给,如今陷入敌寇腹地,既无粮草补给,又无援军解困,前途堪忧,生死难料,岂能不叹!

    相较于宋泰宏的忧愁,沈牧听了这话,反倒是喜出望外,原以为只有几天的伙食,没想到足足可以支撑半个月。

    十五天,完全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对于沈牧来说,足够了!不过想要“做事”,首先要了解附近的地理环境,还要知道敌军现在具体的数量,目前的行军方向等等。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宋将军,关上可有行军图?”

    宋泰宏双手一摊:“此处不过是个兵所关隘,并非军事重镇,王爷行军之前,并未在此留下军图。何况,勘画图册何等艰难,一般都只有一份详图,随再大军军帐。眼下,恐怕也已经落入敌手了吧!”

    沈牧深吸一口气,忽的想起这关隘两侧大山确实个登高望远的好去处,这等刀削山峰再旁人眼中如同天险,但对于如今的沈牧而言,早已不足挂齿。

    “没有也是无妨的,请将军安排几名机警的探子,瞧一瞧贼寇的动向,王爷那边也要静心照料,他老人家受了重创……”

    宋泰宏应了一声,问道:“沈将军,前晚临清城中的雷霆之声,到底是什么情况?”

    “火药,无数经过填装配制后的火药。”当夜沈牧再寻找慕容桓时,去过爆炸的中心,整个王府早已成了废墟,王府后花园更是炸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坑洞焦黑,一股股浓烟并着硫磺硝石的气味,熏的沈牧难受之极。

    只有炸药,才会有这样的破坏力。

    火药?这反倒提醒了沈牧。

    自今春宁海一战,再姥姥山南桑军曾经就用炸药开过山,只是后来的攻城战时,却没能使用出炸药对城墙进行爆破。当时还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东西,不运用于攻城略地之中……

    现下想起来,更是惊诧不已。

    陶延冀既然能够在王府中布下这么多炸药,怎么不用这东西去打仗呢?

    却听得宋泰宏大惊失色道:“火药?沈将军确认无误?”

    沈牧不知宋泰宏因何惊诧,点头道:“的确是火药,这有什么奇怪的么?”

    宋泰宏正色道:“将军难道不知道,这火药可是不可多得之物,放眼我云照百万大军,也只有神机营有几门可以使用火药的神机炮。陶贼怎会有这么多的火药

    ,当真稀奇之极。”

    沈牧登时了然,在没有工业革命之前,火药的制作相当复杂,而因火药的易燃易爆性,对于它的制作和保存都需要小心妥当处置。这个世界虽然有修道之人,却并非科技世界,这等高科技的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并不足为奇。

    同时沈牧为此感到庆幸,再火药没有发展起来的时代,人命相对而言还是珍贵的……一旦武器发现到一定的阶段,人的命,便再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了。无非是创造价值的存在,枪械炮弹、原子量子才是王道。

    其实沈牧并不知道,并非是这个世界没能力做好火药,而是有那么一群人,限制了火药的发展。

    道理很简单,武器越简单,死的人就会越少。而人的重要性,才更被各国看中。

    制约杀人的武器,至少,不会引发更为恐惧的事情出现。

    想想现代科技,打起仗来,死的最多的永远是无辜的老百姓,为什么……

    这边宋泰宏安排探子出关,又叫医关为慕容桓细心医治,好在军医再关内留了许多金疮药等应急之物,慕容桓的腿伤算是并无大碍。

    沈牧乘着无人之际,运起风行步,掠上关隘右侧的山峰之上,瞭望关隘四周地形,对此了然于胸。

    下了山峰,沈牧找到安置慕容桓调养的军帐,问了慕容桓的情况。

    军医见是沈牧,将慕容桓的伤势详细说了。除了一些外伤,慕容桓的内脏也因冲击受到了损害,好在他一直被将领们护着,又是在第一波冲击时便晕到在地上,故而保住了内脏没有进一步受损。

    相较于那些被震碎了心脉的将领,慕容桓大难不死,已经算是人间奇迹了。

    由于伤势过重,兼之两日奔波,慕容桓体虚过度,想要醒转过来,恐怕还需要这时日。

    沈牧听了,言了声谢。

    又去找了宋泰宏,于他商议防备事宜。

    这一万多人中除却士兵再,只剩几名千夫长,十几名百夫长,皆是下级官员,领兵可以,布阵却是万万不能。

    可以说,王府的那场爆炸,最成功的就是团灭了整个慕容桓大军的指挥系统。

    如今能够指挥军队的,整个幺姑关上唯有沈牧和宋泰宏两人了。

    宋泰宏却是铭记慕容桓死守幺姑关的命令,并不同意沈牧提出来分兵于左侧山谷的提议。在他看来,目前关内只有一万多人,只有聚兵一处,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可是沈牧想的事这关隘纵然险要,抵得住千军万马,却无法解决粮草供应之事,万一敌军围而不攻,不足一个月,断水断粮。此关休矣。乘着目前敌军并不知道这里有大军驻扎之际,再左侧山谷中再建一寨,皆是便是有后路可退。两边也能掎角之势,互能帮衬。且此处山谷狭窄,不利于大军行军。敌军若想团灭守军,却是难上加难。唯有这般步兵,才能使敌军有所顾忌,不至于一处受敌而处处受制于敌。

    宋泰宏听了沈牧分析,稍做沉思,忽道:“将军怎知这里山谷地势?”

    

    http://www.yetianlian.net/yt45096/206486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