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小说 > 庚子疫 > 第二十九章 心碑

第二十九章 心碑

    第二十九章 心碑

    题记: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张大为、蒋华新、刘兴发的新冈市之行,不仅在当地掀起了巨大波澜,引起了震动,而且经过网络飞速传播,全国亿万人民都知道了新冈市的抗疫斗争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网民们对新冈市那个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也更为不满,尤其是新冈市本地网民们大声呼吁:丢了我们新冈市的脸!当然还有更难听的指责和嘲笑。

    新冈市连夜召开会议,迅速做出反应,免去梅芬的新冈市卫健委主任职务,由市长兼任。此外,新冈市还公布了两百多名受处分的干部名单,引起极大的震动。

    寒风呼啸,雪花飘舞,山野落下一层白白的积雪。

    张大为一行深夜返回省城,小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雪里夹着雨水,借助风势,抽打着车身,发出噼啪的声响。车灯划破眼前的雪夜,如两道明亮的利剑。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狂,寒潮及恶劣的天气,正在席卷楚天大地。

    张大为的心情沉重,他问刘兴发:“刘处长,火神山、雷神山工地现在情况怎么样?”

    刘兴发打开了微信,递给张大为。手机屏上显示火神山、雷神山在雪夜不停的建设场面。

    刘兴发说:“有几亿人在看现场建设的手机直播,大家都十分关心火神山、雷神山的进展。”

    张大为看着手机画面。工地上人山人海,灯火通明,全国各地的物资,运往工地,大卡车排了十多公里。寒风、冰雪、疫情、危险并没有阻止建设者们的步伐。数百辆大型机械,像匆忙的蚂蚁一样,集中在几万平方米的工地上。风声,雨声,机械轰鸣声,冰雹雪花的抽打声,人们的呼喊声,汇集成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壮烈气势。

    工地的建设者们,大多是普通人,有个体户,有千里奔向工地的志愿者,有两万多农民工。他们推、拉、扛、搬。他们投身火神山、雷神山建设战场,为了谁?为了什么?张大为想,我们的人民太可爱了!我们的人民太伟大了!我们对他们有愧!我们要善待他们。

    这时,车灯的光柱中,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在风雪中吃力地蹬着自行车,雪花落满了一身。轿车近了,张大为对司机说:“停车!”

    车灯未关,打着双闪。张大为跳下车,蒋华新、刘兴发紧跟在后,一阵寒风袭来,差点把他们吹倒。

    张大为站在车边,等待那个风雪中的骑车人。

    骑车人慢慢停下车,茫然地看着眼前三个人。

    张大为发现是个女青年,十分惊讶,问:“你深夜一个人骑车,又下这大的雪,十分寒冷,去什么地方?”

    骑车的女青年是抚民医院的小芳。在春节前两天,她因自我隔离,经检测恢复健康,回老家休整。但是,她人在老家,心在医院,心在一线。当她得知医院的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物资匮乏、前线急需支援时,她给祝义电话要求重返一线,参与抗疫战斗。

    祝义考虑到她感染新冠肺炎自我隔离治疗后,处于恢复时期,不同意她返岗。

    然而,她再三要求返岗,她说:“我感染新冠后是同事们轮流给我送生活用品,是同事们给我治疗,关怀体贴,无微不至,我的命是抚民医院同事们给的!我坚决要求返岗,在第一线发挥一点作用。”

    她写了请战书,按下了红手印,发给祝义。

    祝义仍然没有同意,让她再休息七天。

    但是她毅然离开家门,踏上了奔赴一线的漫漫长路。到处封路,没有公共交通,父亲把她送到镇里。她在镇里找到了一辆摩的,到了县城。县城公共交通全面停止,她在县城住了一晚,仍然没有找到车,她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决定骑车返回省城!这个决定大胆但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县城离省城三百多公里,而且天气十分恶劣,她犹豫再三,想:退,只有回家,呆在老家也许安全,舒适,但是我不能当逃兵,即使这样我躲过了劫难,那又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进,雨雪交加,路途遥远,就是不停地骑行,恐怕也得要一天一夜,安全吗?体力能支撑吗?

    她的眼前出现了祝义、孙爱兵、甘子同、吴爱春、刘欣欣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一线的身影。她咬紧牙,对自己说:小芳,你就是死在了路上又有何憾?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她决定前行,从凌晨五点到深夜,已经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骑行了快四十八小时。饿了,啃几块饼干;渴了,喝几口矿泉水。她只有一个心愿:尽快到达抚民医院,尽快投入到抗疫一线战斗中去。

    张大为知道小芳此行的情况后,心猛然一惊,仿佛被人撕着似的。眼前这个身材瘦小的姑娘,才二十四岁,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个孩子,比自己的女儿张倩还小,然而若不是在此时此地偶遇她,又有谁相信一个女孩子有如此的勇敢和胸怀!

    张大为情不自禁,涌出两行热泪,上前拥抱着小芳,说:“姑娘,我的好女儿!”

    离省城还有几十公里,张大为带上小芳,把她的自行车放在后备箱,向省城进发。

    深夜,他们来到了抚民医院。当张大为带着小芳出现在祝义面前时,祝义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十分惊讶。

    刘欣欣跑上前来,抱住小芳,说:“小芳,没想到你这么勇敢,然而你又这么傻!”

    祝义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芳,说:“安全就好,以后再不准这样盲目,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你父母交待啊!”

    张大为问祝义:“现在医院抗疫情况怎么样?”

    祝义说:“不瞒你说,我们医务人员已经支撑到了极限,急需休息,又有好几名医务人员感染了,处于十分危险状态,医疗物资紧缺,尤其是防护服,隔离服,医用N95口罩等,至于医疗设施那就更紧张,我们的现状是等待救援,急切的及时的救援!”

    张大为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在全国几十支医疗救援队,数万名白衣战士正在奔赴湖北一线。中央领导也亲临一线指导。这都说明,我们不是在孤岛,我们也不是孤军作战。”

    这时,刘欣欣急忙跑过来,对祝义说:“祝主任,甘子同病情突然恶化,十分危急。”

    祝义立即走向隔离区,穿好防护服,转身进了ICU重症病房,着**救甘子同。

    张大为望着穿着厚重的隔离防护服上写着名字的祝义的身影,心情复杂而沉重。作为领导,他敬佩祝义及其同事们在抗疫一线的义勇精神与救死扶伤的杏林仁德,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社会、国家和人民在危难时,就没有人去冲锋,去担当,去战斗;作为姐夫,他很心疼祝义,祈祷他平安吉祥,在与死神抢人时,又要自己做好防护。现在已经有多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并殉职,在这个谁也难以预测的劫难面前,难以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幸运与灾祸我们任何人无法选择。

    抚民医院ICU重症室,祝义、孙爱兵、吴爱春、刘欣欣、吕姐等,在全力抢救甘子同.这已是第五次全力抢救,把甘子同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这样的拉锯战,一个周内进行了多次!所有的办法都想到了,所有的救治手段都用上了,尽管如此,祝义决定还是继续利用ECMO抢救,静脉插管,抽血氧合。

    刘欣欣拿来笔和记事本。

    甘子同在上面写道:不用上ECMO,把设备用于更需要的人吧。他开始反抗拒绝抢救。他断断续续地说:“我想跟妻子视频,看看她。”

    刘欣欣替他接通了视频,手机屏幕上出现甘子同妻子忧郁疲惫的面容。

    甘子同冲着妻子笑,说:“如果说我有遗憾,那就是陪你太少,未能看见将出生的孩子!”

    甘子同的妻子呜呜地哭了。她怔怔地凝视着甘子同,泪水从脸颊往下落,哽咽道:“你一定要活啊!”

    甘子同微微点点头,又摇摇头,拼尽力气说:“亲爱的,你要坚强!”说完,手机滑落在地上。

    祝义、孙爱兵、吴爱春、刘欣欣通宵抢救,但是在凌晨六时许,甘子同停止了呼吸。他们默立在甘子同的病床前,好久没有离开,泪水湿润了他们脚前的地板。

    他们的一位好同事,一个无辜的医生,就这样带着生的期盼和死的遗憾,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甘子同去世的消息在网上传开时,人们把他与疫情的“吹哨人”联系在一起,把他与受到有关部门训诫的事联系在一起,把他与千千万万个不幸的新冠肺炎病人联系在一起,把他与封城、封省隔离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在网上掀起了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同情的海啸。

    一个与甘子同在ICU重症病房的老者,是一名八十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他在甘子同去世之后,纵泪叹道:“甘医生!你一路走好!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好人不会白死的!”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但这种发自心底与灵魂的呐喊,宛如击岸的飞浪,晴天的霹雳!

    祝义在朋友圈吊唁甘子同,引用了一位诗人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

    孙爱兵在朋友圈哀悼甘子同,他写道:说真话的人走了,为众人抱薪者,冻死于冰雪,故今后将鲜有为众人抱薪者。

    吴爱春在朋友圈悼念甘子同,他写道:真言到底在哪里?谣言到底是谁制造?是你参与的网络,还是扑朔迷离的世界?我们每每期待世界美好,为什么会让我们一次次绝望?

    刘欣欣在朋友圈吊唁甘子同,她写道: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善举多出自凡人,而不幸却往往顾及无辜。

    祝义拖着沉重的双腿,目送着甘子同的殡仪车远去。

    那辆黑色的殡仪车,缓缓从抚民医院离开时,后面有一个女人在追赶,在悲愤,在痛哭。那是甘子同的妻子,还有他妻子怀着几个月的孩子!

    祝义立在窗前,忍不住哭出声来。

    他的身后站着小芳,手里拿着用热水浸湿过的毛巾。她把热毛巾递给祝义,说:“祝主任,祝大哥,愿我们所有的拼搏都不会那么荒唐!”

    http://www.yetianlian.net/yt46163/176909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etianlian.net。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yetianlian.net